7月,日正當中,嘉義東石漁港進入鮮蚵採收季。海堤外,漁船載著一簍簍的魚貨返港,海堤內,卸下蚵殼的尼龍繩,與使用同樣材質的漁網,一綑捆成堆擺放,這些廢棄物即將被送往的,不是垃圾場,而是25公里外、去年啟用的台化新港耐隆回收廠。
這些進廠後的舊網具,將搖身一變成為美國戶外品牌Patagonia的衣帽,這門「漁網變衣飾」業務,是台塑4寶當中的台化,近3年布局的小生意之一。
之所以說「小」,是因為這座能把漁網溶解、造粒、再抽成纖維的新廠,月產能僅500公噸,對比台塑集團以往建廠動輒數萬、甚至數10萬噸起跳的產能,猶如巨人國裡的侏儒。
然而,2018年迄今,這種產能數百、數千公噸的小生意,已然成為台塑集團在台灣建廠的主流,像陸續在其仁武、新港、六輕等廠區興建的複合材料廠,月產能至多也只有5000公噸。是什麼原因,讓一向信仰規模經濟、愛拚世界級產能的台塑轉性?
「以前PTA(純對苯二甲酸)是金雞母,現在……,慘喔。」台化總座呂文進表示。
他口中「慘」的原因,是中國正從石化原料的淨進口國,轉為淨出口國,這讓有超過4成營收來自對岸的台塑集團,出現競爭者劇增、產品單價與利潤下滑的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