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砍樹=不環保」的想法過時了!這座100公尺高的木造大廈,掀起建築界「永續」新革命

「砍樹=不環保」的想法過時了!這座100公尺高的木造大廈,掀起建築界「永續」新革命
撰文: 蘇巧慧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BBC 日期:2020-12-24

樹,是砍還是不砍?That is the question!以往「砍樹等於破壞環境」的觀念幾乎已經深植人心,甚至成為臺灣的一種社會氛圍。現在看來這個觀念要更新了,各種場域的保育當然要做,但是森林中適度的砍伐、培植與善加利用,其實才是環保之道。

 

台灣一年進口的木材達約為 600 萬立方公尺,自給率不到1%。2017年林務局宣布啟動「國產材元年」,拼10年內達到5%的自給率,30年來的伐木禁令,宣告解封!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 

 

從森林的永續性來說,由於光合作用,樹木可以吸收碳並貯存,這有助於降低溫室效應,減緩全球暖化,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統計,全球森林約可儲存 8,600 多億噸的碳量,十分可觀!但是森林中,過度密集的樹木個體之間,會產生樹冠光照區與土壤養分的競爭,反而導致樹木生長速度減緩,而且樹木老化後,固碳能力就會下降,因此,在良好的人造林規劃與砍伐策略下,森林才會常保「健康」。換句話說,經過適當的篩選進行伐木,除了可促進樹木生長,增進森林的固碳功能,取得的木材更是環保的「低碳建材」。

 

或許有點難想像,建築界的新革命「木造大廈」計畫,已經在世界各地陸續登場。

 

2019年3月,挪威米約薩塔完工,18層樓、高85公尺,成為世界上最高的木結構新式建築;日本在2018年已經開始策畫 70 層樓、高350公尺的木造摩天大樓W350計畫,高達 90 %為木造,號稱「最勇敢建築」。除此之外,英國、荷蘭、美國、瑞典等國家也競相推出木造大廈計畫,環保的新觀念,加上建築技術的突破,不只平房可以木造,超過 100 公尺高的木造大廈,成為各國競逐建築技術與彰顯環保意識的新戰場。

 

相對於鋼筋混凝土建築的開採、加工、運送,造成的碳足跡驚人,而且再利用率低,木材建築當然更符合永續的精神,在技術上配合鋼木混和的建築結構,一樣能製作出符合避震規格的建築。

 

至於最令人擔心的防火問題,也有技術上的突破,例如日本木造建築公司Shelter在2018年,已經提出木質防火材料Cool Wood,得到國家認證,得以在15層樓以上高強度建築中使用。建造W350的住友林業也表示,針對耐火設計的多層次實木結構積材,碰到高溫時比鋼鐵更能維持結構穩定。

 

木造大廈是新興建築,成效仍值得觀察,但不論如何,這項建築實驗開啟了都市地景的新想像,也更新了環保與林業發展的航海圖。想像住在一棟大部分由木材造的大樓,應該會有一種「森呼吸」的特別感受吧。

 

台灣有210萬公頃林地,佔國土面積58%,森林資源不可謂不豐厚,如果善加規劃利用,可以減輕木材高度依賴進口的壓力。而接著要考驗的是,如何在強化商業人造林,發揮經濟價值的同時,提升林業植栽、砍伐、護林的知識技術,防止盜伐,以及培養從種植到商用的健全產業鏈,這一切都需要政策配合與人才投入。

 

「砍樹=不環保」的刻板印象正在翻轉,靈活運用森林資源,提倡環保建材,台灣也要為地球永續注入一股新活水。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