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荒廢老屋+熱血年輕人!2個小鄉鎮創生故事:看這群台灣「擦澡工」如何以修代租,讓老房子再現風華

荒廢老屋+熱血年輕人!2個小鄉鎮創生故事:看這群台灣「擦澡工」如何以修代租,讓老房子再現風華
撰文: 蘇巧慧     分類:E永續環境 日期:2020-12-04

一幢在歲月摧折下的破舊老屋,一群風華正茂的熱血年輕人,一個小鎮的翩翩然轉身,地方與人連結起來的故事,除了迷人,「城市與社群」的永續觀,更引人深思。

 

2018年,在桃園市政府積極支持下,一群年輕人組成的團隊,來到桃園市富岡,這個曾經有過華美身段而今漸被遺忘的小鎮。經由在地長輩們的指點,找到了前身原是地方派報社的老屋,經過與屋主的懇談,在「以修代租」的條件下,這群年輕人開始整理並改造這棟閒置多年、堆滿雜物的老屋,卻沒想到因此成為一顆火種,點燃了整個小鎮居民的熱情!

 

面對塞滿老屋的成噸雜物及破損不堪的牆柱,團隊號召了各地的「老屋擦澡工」來給老屋洗澡澡(整修),甚至還有人特地從海外回來參與。看著這群年輕人的「怪異」行動,在地的老鄰居們原本還觀望著,後來紛紛忍不住投入老屋擦澡的「這場好戲」。一天天過去,老屋漸漸變身為富岡的地方創生基地,成為青銀世代的陪伴空間。

 

▲富岡老屋內部。(圖片提供:蘇巧慧辦公室)

 

從這間老屋出發,在地社區故事開始向外發掘、蕩漾出去。不論是百年客家小吃店、手工竹藝匠師、布莊轉型的懷舊柑仔店,以及保有相傳四代「眠櫃」的中藥行等等傳統老店,透過年輕的團隊創意,結合市府活動,喚醒這沉寂許久的小鎮,連在地的老人家們,都開始主動向外地遊客介紹富岡的故事,富岡的歷史與文化,就這麼甦醒了,也造就了桃園一個純樸又可人的景點。

 

老屋新生故事,也發生在台灣極東點,新北市貢寮區馬崗漁村。村內仍保存由各種不同砌法所堆砌的百年石頭屋,這是在物資缺乏的時代,為了適應台灣的颱風及東北季風強烈吹襲,先民們就地利用石材,所堆砌的石頭屋及厚實的防颱牆,成為見證先人們適應天候,就地利用自然材料的永續建築智慧。

 

馬崗的潮間帶,蘊養豐富海菜及多樣的生物群落,自古以來,村內的婦女們為了取得食物及補貼生計,扮演著「海女」採集海菜、海貝。雖然隨著時代逐漸凋零,如今僅存屈指可數的海女阿嬤們,依舊延續傳統技能,在藍天白浪的海岸邊工作著。

 

與桃園富岡最大的不同點,馬崗百年石頭屋及海女文化保存行動,是居民們在沒有地方政府資源支持下,透過民間文化團體及志工們的協助,爭取民間企業所提供的社區營造競賽獎助,利用馬崗居民所提供的閒置空屋,自力完成「馬崗記憶生活館」設立,做為漁村文化導覽、展示海女採集文物的空間;換句話說,完全是以民間力量,來搶救馬崗海女技藝與百年石頭屋的文化。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們來關心石頭屋聚落,影響所及,有居民也轉身敲掉自家外層的水泥,讓被覆蓋的石頭屋原貌重見天日,以行動告訴大家「我家也是石頭屋」。

 

▲馬岡石屋(圖片提供:蘇巧慧辦公室)

 

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永續城市與社群」(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是以城鄉中的居民來做為思考的核心,而不是一味地去探討城鄉空間該如何規劃及建設更多的硬體。因為除了建設,永續群落的概念更重視人們由下而上的集體參與,結合在地文化與歷史,才能打造城鄉本身的獨特面貌,提升文化與自然環境的韌性,讓人類活動與地球生態取得平衡。

  

桃園市的富岡、新北市的馬崗,由於居民們的自覺,展現行動力,充分運用本身所特有的文化風貌及自然資源,讓本已頹傾的老屋重生,並進而催化整個社區的力量,喚回地方獨有的靈魂,永續宜居的生活城鎮,於是再活了過來。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