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自由新聞》11月5日報導,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mpany)執行長(CEO)Jim Farley日前在員工會議上對大約兩萬名員工表示,Model 3現在是歐洲、英國的最暢銷車款,該是認真看待特斯拉(Tesla Inc.)的時候了。
近年,新科技的茁壯使得汽車界風雲變色,除了電動車逐漸成為主流趨勢外,共享汽車、自駕車等概念也開始衝擊傳統汽車產業,加上疫情的肆虐,供應鏈斷鏈使得零組件不足與生產中斷,2020 年的美國汽車行業營業額下滑 15%,約 1,400 萬美元。 在這樣內外夾擊的情況下,擁有 118 年歷史的老車廠——福特汽車(Ford Motor)卻逆勢爆發,不僅在第一季繳出淨利 33 億美元的亮眼成績,創下 10 年來單季最高紀錄,今年以來的股價更大漲 57%,漲幅接近大盤的 4 倍,甚至超過特斯拉。 百年老招牌逆境中成功轉型,它做對了哪些事?
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mpany)週三(6月22日)宣布選擇西班牙瓦倫西亞(Valencia)廠作為組裝次世代電動車(EV)的首選地點,一旦產品獲得批准,這座工廠可望在2020年代稍晚生產突破性的電動和聯網汽車。
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傳統車廠也開始全力備戰。先前外媒消息傳出,汽車大廠福特(Ford Motor)有意實施裁員,將資金集中火力發展電動車。8月22日,這項消息得到證實,福特發信向員工表示,預計裁掉3,000名白領員工,理由是為擴大電動車產品布局,必須進行公司組織重組。
福特汽車(Ford Motor)於今年 8 月證實,自 9 月 1 日起,該公司將裁員約 3,000 位白領及約聘員工的訊息,影響範圍橫跨美國、加拿大、印度等地區市場!這一波的裁員,最受衝擊的是美國 2,000 位正職員工,其次為各地之約聘人力,約 1,000 人。 近年全球車市受到疫情、車用晶片短缺的衝擊,強勁的需求讓車市供不應求,怎麼會要裁員?
即便美中關係因疑似間諜氣球事件而雪上加霜,美國汽車大廠福特(Ford)仍在 2 月中旬宣布,將花費 35 億美元,導入中國「電動車電池一哥」寧德時代的技術,在美國密西根州建廠。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電池供應商,已在歐洲、亞洲擁有 13 家工廠,這次是該公司的技術首度和美國大廠合作。
改變人類歷史的「曼哈頓計畫」,用原子彈震驚世界,現在美國政府則打算再次利用核武研究的「遺產」造福人類,打造超巨大太陽能發電廠。 美國能源部計劃在華盛頓州的漢福德區(Hanford),建造一座發電量 1 GW 的太陽能電廠,地址就位在曾經的最高機密軍事行動「曼哈頓計畫」的舊址。
在現今房價高漲的環境下,「可負擔的居住」(affordable housing)已成為全世界各大城市需要面對的重要議題。許多地方的房價和租金快速地上漲,負擔過重的現象正在加劇,越來越多的民眾難以在預算內找到一處具備良好生活品質的住宅(decent house)。 在世界各地的大城市,房價和租金的漲幅超過了居民收入的增長,這種情況迫使許多人不得不選擇離市區更遠的地點租屋、購屋,甚至改變生活方式以適應高昂的居住成本。
除了再生能源發展,另一個邁向淨零排放的重大策略是能源效率的提升。更有甚者,國際能源總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稱能源效率為清潔能源轉型中的「第一燃料」,因為它提供了最快速且最具成本效益的二氧化碳減量選項,在減少能源消費的同時不降低產出,並且顯著減輕中低收入者的能源費用。 換言之,能源效率的提升可同時對環境永續 (Sustainability)、可負擔性 (Affordability) 及能源安全性 (Security) 等所謂能源三難 (Energy Trilemma) 的抉擇中做出貢獻,在全球朝向淨零排放轉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