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們了解,這應該是國內船運業發展史上的第一次!」說話的,是長榮海運的一位資深主管,他的語氣裡,難免夾雜一些驕傲;但,驕傲感終究只是配角,流露更多的,是「暫時放下重擔」的釋然。
這是一場「風雲錄」,風雲錄中,台灣最大的海運業者,耗費千日,只為更新廢船政策;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首度在股東會暢談「永續治理」;國內金融業的永續模範生,為回應大股東的一紙提問,而緊急「跨部門動員」;國內知名紡織大廠,每個月固定要做的一件事,是與「跨國NGO」開會;全球最大半導體封測廠,為了遵守法令,連「客戶的客戶」也要關心,他們那麼拚命,都只為了一件事,這件事,叫做ESG……
近年來ESG已成為企業經營的顯學,更在全球掀起革命性趨勢浪潮,不僅考驗企業是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與建立永續供應鏈的治理能力,顯見永續將是未來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新課題。 長榮海運(2603)副總經理唐嘉生26日在《今周刊》第一屆ESG永續台灣國際高峰會上,以公司曾被大股東挪威主權基金列入投資黑名單一事為例說明,長榮海運如何在ESG領域,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
長榮集團經營權前哨戰-長榮國際,2月底遭弟弟派拿下,但大哥派主政的董事會卻在改選前決議通過高股息配發案,《今周刊》採訪熟稔經營權訴訟的律師,認為弟弟派將出手否決提案。果不其然,弟弟派一召開新董事會就力擋,將每股配發現金股利從27.5元砍到3.5元,百億元股利一夕縮水為14億元。
身為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的長子,自然而然,張國華當年就是第一順位的指定接班人。一九九六年,正值壯年、四十出頭的他出任長榮海運總經理,正式進入集團核心,但誰都沒想到,這個接班之路走得坎坷。
市值兆元的長榮集團,將面臨史上最大規模的經營權爭奪戰! 熟悉經營權的律師形容,長榮經營權之爭不是一場定勝負,由於集團內公司相互交叉持股,五家上市公司董事任期都將屆滿,若是兩方陣營無法和談,屆時經營權大戰將是一場接著一場打,弟弟派是否能直搗黃龍攻進長榮海運,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只有長榮才能超越長榮!即便海運市況下滑,長榮海運今年以來仍大賺超過3千億元,各界最關心的年終獎金今天揭曉,答案是「45個月」,改寫去年由長榮海運寫下的上市櫃年終獎金紀錄,又讓全台上班族羨慕到爆。以基層員工月薪4~5萬元計算,今早已200多萬元落袋,再度「被錢砸醒」的感覺真好。 今年全球貨櫃輪運價反轉,但長榮海運挾低價造船優勢,已連續3季每季都賺逾1000億元,前3季累積稅後純益高達3043.5億元,就算第4季因運價走跌無法再獲利千億,全年也確定創下新高,都讓員工對年終充滿期待,更成為全台上班族關注焦點。
今周刊編按:台灣貨運三雄近期(13日)公布第2季營收,長榮海運(2603)第2季營收較第1季增加近20%,較同期大幅成長58%;陽明海運(2609)第2季營收年增50%;萬海(2615)第2季營收較上季增38.20%,同比增55.97%,引起投資者的關注。 企業拚淨零除了自行減碳外,與供應鏈息息相關的範疇三減碳也逐漸受到關注。根據碳揭露專案(CDP)調查,在所有產業中,範疇三碳排量平均約占整體總排放量的75%,其中產品貨物的運輸及配送產生的碳排不容小覷,國際船運碳排更在2022年一口氣成長5%,推升總碳排逼近疫情前的高點。 由於脫碳技術尚未成熟,加上碳稅政策步步進逼,導致航運業面臨龐大的脫碳壓力,航運巨擘馬士基(Maersk)與台灣貨櫃三雄長榮、萬海、陽明正積極尋找減碳方法,包括使用永續燃料和船上碳捕集技術等。
唐嘉生指出,若企業講求永續發展,就意味不能「獨善其身」,而要與產業上中下游的廠商一同「兼善天下」,因為永續發展意味,唯有與共生共存的生態能被保護的長長久久,企業才能不斷成長。
綠色鋼鐵需求爆發!不只氫能,揭密鋼鐵行業未來8大商機...這國已提前搶佔商機
消費者洞察》過半台灣人重視品牌環境友善!想抓住消費者的心,先搞懂「永續、健康」
父親曾靠花季每天賺10萬、變每月賺10萬... 她返鄉推永續小旅行,帶遊客重新認識陽明山
上市櫃永續聲量》台積電、統一超、中華電、全家憑什麼上榜?
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 南山人壽再度前進世界氣候峰會 擔任永續健康領航者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3.其他條件: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是針對該基金過去12個月以來的表現決定。
4.50強排名每周會以周績效高低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