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來自東南亞與南亞的高中畢業生,滿懷憧憬抵達台灣,準備迎接一邊接受大學教育,課餘時間再到與主修科系相關企業實習,抑或打工賺取生活費與生活經驗的豐富4年。沒想到,等待著他們的,卻是每週超時工作、薪資還被仲介以各種理由苛扣的不人道處境。這類「新南向國家」學生遭不當對待,甚至淪為廉價移工的醜聞,過去半年反覆上演。
瑞士信貸爆發一連串醜聞,加上財報數字不盡理想,引發市場擔憂雷曼兄弟重演; 其實,瑞信財務體質無虞,最令新任執行長頭痛的是要如何讓員工遠離弊案。
今周刊編按:卡達世界盃11/20正式登場,華麗開場的背後,卻是醜聞、賄賂質疑聲不斷,除了上周傳出主辦國卡達以740萬美元,想要賄賂厄瓜多球員在開幕賽放水外,早在卡達2010年確定是2022年世界盃主辦國後,也被媒體爆料他們是花了高達7840萬美元,賄賂國際足總(FIFA)成員換得主辦權,不過當然他們全都否認。 當時國際足總副會長吉姆·博伊斯曾表示,如果賄賂被證實將會重新考慮主辦國家的選擇,但之後進行調查顯示並沒有足夠證據,因此卡達才繼續為2022年世界盃主辦國。 而身為首個主辦世足賽的中東國家,卡達為了今年世界盃可說是投入大量的金錢與人力,但負面消息不斷,甚至日前被爆出剝削孟加拉、印度、尼泊爾移工來建造場館,還有包括卡達法律嚴禁同性戀行為,壓迫LGBTQ族群也為人詬病。 紛爭還不只這些,最後一刻FIFA決定祭出禁酒令,附近8個比賽場地「全面禁止販賣酒精飲料」,作為官方指定啤酒的百威啤酒(Budweiser)等多間贊助商也對國際足協(FIFA)提出有關違約的問題。 本屆世足舉辦國卡達作為一個保守的伊斯蘭教國家,也讓這次世足賽爭議不斷,被稱為「最政治的世足盃」。
國際奢侈品巨頭迪奧(Christian Dior)製造商近日捲入令人震驚的勞工剝削醜聞,義大利憲警調查揭露,迪奧供應鏈壓榨中國非法勞工,一款零售價高達2780歐元(約新台幣9萬元)的迪奧皮包,只付給供應商56歐元(約新台幣1950元)。義大利米蘭法院將Dior製造商判處「司法託管」,強制介入管理改善。
過去幾年,全球自願碳市場因造假與品質醜聞而陷入信任危機。 碳權標準主要制定機構Verra在今年8月就宣布因品質問題撤銷來自中國的37個水稻減排項目。然而,有證據表明,這些項目中至少超過一半從未真正實施。 這些「幽靈項目」簽發的碳權部分已經被殼牌(Shell)、中石油等大公司用於碳抵消。
巴西政府近日叫停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在當地的工廠建設,原因是發現該廠有超過160名中國籍工人被迫在「類似奴隸」(slavery-like)的環境下工作,且若工人試圖解除合同,還需賠付高昂的違約金。
今周刊編按:主打小籠包的台灣知名餐廳「鼎泰豐」,在全球擁有高人氣,卻在澳洲雪梨分店爆出勞資醜聞!被揭發長達8年違法剋扣員工薪資、造假帳目,最終遭澳洲聯邦法院重罰409萬澳幣(約新台幣8411萬元)。澳洲公平工作監察署更透露,涉事主管已分別支付罰款9萬2,232元澳幣(約192萬元新台幣)與10萬5,084元澳幣(約219萬元新台幣),但鼎泰豐本公司至今仍未繳交鉅額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