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企業會議室,他是位沈穩的領導者;步上科技研發舞台,他是位專注的學者;踏入公共議題場域,他是位深愛台灣革命家。他是羅正方,是一家企業的董事長、航太博士,同時也是當年「野百合學運」衝鋒陷陣的學生之一。
一家市值不到50億元的台灣特殊布公司,卻是占美國7成以上加護病房病床的醫療供應商,八貫靠著研發精神做出差異化,完成老牌紡織廠的轉型。
國內飛機零組件廠駐龍,過去被稱為「航太業獲利王」,卻因疫情衝擊營運,所幸駐龍靠著兩招「深潛」策略調整體質,營運自底反彈,未來將撥雲見日。
扎根泰國二十多年的台商經寶精密,事業體已橫跨航太、通訊與電子產業,疫情期間卻毅然投入打造泰國國產電動機車,這個大膽計畫究竟如何一步步到位?
許多航太設備上都有設置太陽能板,為太空探索電力支援之一,像是最近成功上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上方便設置 2kW 的太陽能陣列,這類太陽能電池效率高但昂貴,因此有科學家想尋找「外太空可以找到且便宜」的太陽能材料。
馬斯克(Elon Musk)旗下航太製造商SpaceX剛剛警告,受到磁暴(geomagnetic storm)影響,上週四(2月3日)發射的49顆「星鏈」(Starlink)衛星、估計有40顆恐遭摧毀。The Verge等外媒直指,這對SpaceX來說是一次昂貴打擊。
美國民營航太製造商與小型衛星發射服務商 Rocket Lab 最近展示全新的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高達 33.3%,更預計可以在今年稍晚商轉。
工具機廠百德 (4563-TW) 搶攻氫燃料電池商機,透過雷射放電加工鑽孔技術,協助氫燃料電池商進行燃料電池鑽孔,目前正與歐洲大廠合作,積極送樣中,未來燃料電池可望超越航太半導體,成為百德雷射加工技術最大宗應用領域。
證交所周二(3/14)舉辦上市掛牌典禮,今天是黃道吉日,有兩間企業選擇在同天掛牌上市,分別是掛主板的長榮航太(2645),以及掛創新板的雲豹能源(6869)。 吸引大家眼光的除了有上市第一天上演蜜月行情,一度繳出43%漲幅的長榮航太外,雲豹能源則請來NBA球星「魔獸」霍華德(Dwight Howard)現身站台,魔獸高喊:「要把能量(電力,energy)輸送到全世界。」
成立一甲子的老牌包材廠大全彩藝,橫跨國內食品、醫療、電子產業等包材代工,甚至拿下電子業過半市占的包材生意,疫情後喊出營收、獲利雙位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