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立法院所提出的核三重啟公投於8月23日落幕,結果因投票率不及三成,同意票數未達門檻而不通過。儘管這已是過去七年內第三度舉行與核能議題有關的全國性公投,最終也未通過,台灣進入非核超過百日至今也未有缺電、限電情形,但政府非核政策卻並未因此更加鞏固。 總統賴清德在公投後的談話中,一方面指示台電於核安會訂出安全審查辦法後,進行包括再運轉計畫、老化評估、耐震評估等自主安全檢查,為老舊機組日後重啟埋下伏筆;另一方面主張在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的情況下,不排除先進核能,引起各方又一波針對「先進核能」技術在台灣長期能源政策中潛在角色的討論。
立法院於8月29日三讀通過《貨物稅條例》修正案,納入購買新汽機車也可減徵貨物稅,新購燃油機車全面降稅2,000元、小客車貨物稅每輛則減徵5萬元。 其中,新購買排氣量150cc機車並完成掛牌者,除了可以減徵貨物稅每輛2,000元,再加上原先機車汰舊換新的補助4,000元,最高可減徵6,000元,修正案確定將汽機車汰舊換新的貨物稅減徵優惠延長至2030年12月30日止。
823公投投什麼?自3月底起,立法院在野黨積極推動核三廠重啟,並趕在二號機組解聯前通過《核管法》修正,放寬延役限制法源,接著通過民眾黨黨團提出的重啟核三公投提案。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
上週立法院在國民黨挾人數優勢下,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其中行政院原本編列的台電千億元撥補,最終遭刪除。但台灣電價長期未反映成本,還遠低於國際水準,如今撥補雖沒著落,但也為電價合理化埋下契機。
今周刊編按:核三廠2號機達成運轉40年任務,17日晚間正式解聯,全台3座核電廠全數停機。不過,台灣才剛踏入「非核家園」,立法院20日表決通過核三重啟公投,再次讓核電議題掀起討論。 少了核電是否會缺電?是否影響電價?未來更多燃氣電廠上線,是否增加空污?在台灣踏入「非核家園」之際,許多人內心仍有疑問。本文整理了八個常見問題,幫助你更加了解核電歸零後,台灣的能源樣貌。
114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爭議不休,在立法院於2月19日送出總預算案後,行政院今(2月27日)表示,將對總預算提出覆議案;在這段總預算未明的時期,對政府各部會來說,影響慢慢浮現。 根據立法院送出的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審查總報告,在歲出部分,並未如以往列出具體的刪減總額,行政院認為有窒礙難行,甚至有計算落差,例如,立法院宣讀內容計算的刪減是2076億元,但主計總處計算的數額僅1439億元,出現爭議。 對跟總預算有直接影響的各部會而言,由於今年度總預算案至今的爭議不是終點,在執行業務上的困境才剛開始。
年前立法院上演預算大戰,各部會預算慘遭刪凍。行政院今日(2/27)通過覆議提案,認定今年度總預算窒礙難行,經總統賴清德同意後,將移請立法院覆議。交通部也說明預算對民眾的具體衝擊。
隨著立法院的落槌聲,《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三讀通過,3753億元的人民稅金將從中央轉移到地方政府手上,這套遊戲規則上一次大規模翻修,要追溯到1999年。
26日動保團體於立法院公布「全台公立動物收容所非犬貓動物福利調查」,結果發現,全國有近半縣市對非犬貓小動物並不提供救援,六都與縣市評比中,台中評價最差。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將在立法院全力推動組織法的通過,讓體育部能在明年正式運作。此外,政府單位設置永續長,已請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環境部長彭啟明協助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