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就像必須向父母討零用錢的孩子,想做什麼事,常得看中央臉色。」一位地方財政局長形容,地方稅收和統籌分配稅款是縣市自己能運用的收入,但這點錢連吃飯、搭車都不夠,必須靠中央的一般性補助款支應。「問題是,中央的政策計畫通常是全國性的,未必符合各縣市需求,況且,營業稅和所得稅,各地方原本就都有貢獻,為什麼都要由中央決定怎麼分配?」
儘管各界一致認為《財劃法》該修,但修法過後,一位長期研究地方財政制度的前財經部會首長,竟悲觀地對《今周刊》預言:「無論對中央與地方,一大筆錢憑空消失或從天而降,一定都會帶來一場災難。」
翻開這次由立法院國民黨團主導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可發現這次修法主要有三大重點。
首先是地方政府引頸期盼的「把餅做大」,統籌分配稅款多了3753億元,比修法前增加80.3%。
第二,則是修改了各縣市該如何分配這塊大餅的公式,並寫進法律條文。
第三,則是在法律中明定,中央給予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不得少於修正施行前一年度預算編列數」。
換句話說,這次修法地方不只要多拿統籌稅款,連一般性補助款也要求一毛不能少。
在專家眼中,此次修法最難忽視的弊病,就是不由分說地替地方爭取資源,卻不考慮配套措施。
「國民黨的版本講難聽點就是死要錢版。」政大財政學系教授陳國樑不諱言,國民黨主導的修法只談一件事,就是「餅要做多大,以及這個做大的餅要怎麼分」,卻完全沒談到這些錢要用到哪,當「做事的手」和「管帳的手」無法合作,中央與地方想談有效治理,都是奢求。
一位曾長年在中央主計單位任職的前官員點出,雖分配結果「看起來每個地方都增加了,但是卻是愈富有的增加愈多,愈貧窮的增加愈少。」甚至會隨時間推移差距擴大;且中央可運用的錢變少,對於較窮的地方恐怕也失去調劑盈虛的能力,對財政弱勢縣市不利。
中央政府1年少了3757億元預算,施政的優先次序勢必得做一番調整。
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表示,在財政紀律要求下,不太可能透過增加舉債的方式補足這部分收入,「只能透過相對縮減歲出規模來因應。」哪些項目可能受到刪減?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在其餘歲出的各機關專項計畫及基本需求項下,支出位居第一位的,是不含人員維持費的國防經費,金額高達2945億元;其次,是勞保撥補的1200億元;第三,則是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及興辦社宅專案計畫的400億元。
除了前述3項金額較大的計畫之外,包含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的少子女化對策(2025年預算約346億元)、治安維護(360億元),以及健保財務協助方案(192億元)等攸關民生的重要政策,預期也都會受衝擊。
這場《財劃法》修法風暴,對上任剛過半年的新政府而言,無疑是一場重大危機,但賴清德若能藉由這場危機,推出優於三讀版的《財劃法》修正草案,並促成修法,不僅能具體實踐他口中的「更大的民主」,更可成為不忘初衷的政治典範。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今周刊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