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大學於近期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書中揭露約20億校務基金投資管理之情形,並承諾將逐步處分所有與化石燃料相關的持股(如水泥、石化業公司)。台大的做法並非特例,全球已有近150所大學響應全面或部分撤資。
遠東集團旗下化學廠「東聯」,今(15)日召開股東會,由已經打了兩劑AZ疫苗的董事長徐旭東主持。被認為該集團二當家、專精化工與紡織的東聯副董事長席家宜預測,在「碳中和」趨勢下,中國重工業擴產速度,「會大幅度下滑!」
7月,日正當中,嘉義東石漁港進入鮮蚵採收季。海堤外,漁船載著一簍簍的魚貨返港,海堤內,卸下蚵殼的尼龍繩,與使用同樣材質的漁網,一綑捆成堆擺放,這些廢棄物即將被送往的,不是垃圾場,而是25公里外、去年啟用的台化新港耐隆回收廠。
歐盟宣布將徵收碳關稅,中國大陸也表態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全球電子、傳產製造業均嚴陣以待,為此,石化業龍頭台塑集團的新階段轉型計畫,確定要求各子公司總動員,加速調整產品,朝向低碳、資源循環及綠能等方向發展。其中台塑與經濟部合作的「煙道氣二氧化碳捕獲再利用」計畫,下半年將在仁武廠完成建置運轉,台塑並宣示自2025年起,停止供應一次性民生用品塑料。
明明是國內第二大石化集團,但台聚董事長吳亦圭的討論度,卻遠遠不如其他同級產業大亨。然而二○二一年,這位台灣石化業「第二豪門」掌門人,終究還是回到了聚光燈下。
市值逾3.5兆元的台塑集團,近年悄悄啟動了轉型,許多過去它看不上眼的生意,現在都變成它突破市場逆風的利器;但,對比國際上的能源與石化大廠,不惜轉移籌碼、縮減售油量,更以百年變革定調全球正在走入的碳中和時代,台塑、以及整個台灣石化業,顯然輕忽這個新經濟背後隱藏的危機。
誰也想不到,一輛電動車竟顛覆了百年車業;未來,一顆主打碳中和的塑膠粒、一罐用再生能源生產的化學品,將可能就此翻轉發展同樣超過百年的石化業。
「原油當燃料」的時代已過,面對2050年淨零排放趨勢,石化業、鋼鐵業、水泥等重工業必須展開轉型,「2050年看似遙遠,但對產業來說2050年就是明天,」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指出,台灣半數以上的耗能設備將在2035年前進入汰換週期,從現在起透過改變製程,可降低居高不下的碳排。
今夏歐美多國出現嚴重熱浪,不少地區因乾旱造成的大火,更波及民眾生命財產。極端氣候如今成為全球公民的切身之痛, ESG 成為企業迫在眉睫的課題。目前由《富比士》公布的全球 2000 大企業中,有約 3 成響應淨零排放目標(Net Zero)。 去年 7 月歐盟也開出更嚴格的一槍,正式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 2023 年將上路試行, 2026 年開始,高碳排產業的商品若進口歐盟,需購買憑證、課徵碳稅。 而在面對減碳意識抬頭的浪潮中,高碳排產業、石化業該如何求生?如何找出合適的綠色轉型之道?本集《全新一週》邀請台塑網科技執行副總陳瑞彬來解答。
我們都知道石化業現在跟綠能產業就是打對台的狀況,因此國內的台塑、中油集團也相當痛苦,從公司想募資充實資本來說,過去可能輕鬆就拿從銀行端搬到資金,但現在銀行也開始要拼「ESG放款」,這自然也不利於石化業發展。再者,環保政策及輿論都加強壓力排擠產業,這也會讓石化業必須增加「與社會溝通」的成本,例如工廠附近就要跟當地鄰居討好,甚至是幫助當地建設,為了環保法規又必須砸錢優化工廠設備,無形中也會侵蝕企業的獲利...
綠色鋼鐵需求爆發!不只氫能,揭密鋼鐵行業未來8大商機...這國已提前搶佔商機
消費者洞察》過半台灣人重視品牌環境友善!想抓住消費者的心,先搞懂「永續、健康」
父親曾靠花季每天賺10萬、變每月賺10萬... 她返鄉推永續小旅行,帶遊客重新認識陽明山
上市櫃永續聲量》台積電、統一超、中華電、全家憑什麼上榜?
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 南山人壽再度前進世界氣候峰會 擔任永續健康領航者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3.其他條件: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是針對該基金過去12個月以來的表現決定。
4.50強排名每周會以周績效高低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