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中國宣布「洋垃圾禁令」之後,讓世界各國正視垃圾處理危機,而如何就地建立「循環經濟」產業鏈,讓垃圾回收、物盡其用,更是必須學習的課題。
日前台泥花蓮和平廠的「水泥窯協同處理廢棄物BOO案」環評通過了,即將動工,並在一兩年之內開始以高溫水泥窯協助花蓮縣焚燒垃圾。
由於塑料不能被生物所分解,所以過去人類所用的塑料仍然存在在地球上,不過有一份數據並不完全正確,目前地球上並沒有官方說的80億噸塑料這麼多,其中有大約四分之一的廢塑料是被焚燒處理的,不過即便如此,塑料仍然以毒素和溫室氣體的形式存在著。
面對今年夏天上路的飲料杯限塑新政,你是否也正挑選著適合自己的環保杯?走進便利商店,架上更是擺滿標榜使用「可分解塑膠」或「植纖」成分的杯子。市面上華麗現身的「植纖杯」,乍看之下相當天然又環保,甚至跟著在環保署政策宣導記者會上亮相,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眉角。 環團指出,這些植物纖維新型材質困境仍多,包括去化管道不足等問題,導致同樣面臨送入焚燒的處境,恐怕「只是水餃跟餛飩的差別」。
每年全球總共有 9千萬噸衣服和其他紡織品成為廢棄物,焚燒都會產生巨大排放,更別說從種植原材料耗費的水資源及土地污染等;快時尚的消費主義影響下,衣物被穿了7-10次就被丟棄,被回收的不到1% 會被製作成新衣服,其餘大部分都被降級回收,被用於地毯、絕緣材料等產品,每年超過4,600億美元的損失。
收藏在舊手機的回收流程中,存在真正的「淘金潮」:100支iPhone約可提煉出0.97克的金、7.5克的銀、710克的銅。 不過,淘金的過程並不環保。傳統做法是將電子零件變成低濃度的「含金溶液」,並透過樹脂化合物進行吸附處理,吸附完後再焚燒得出金屬。然而這個過程中,樹脂化合物只能做一次性的使用。 台灣新創碳梭科技提出了一種新興材料,取代一次性使用的樹脂化合物,讓金屬回收的過程更永續,已有蘋果供應鏈正在洽談中。
聯合國環境署(UNEP)在2021年發布全球環境展望報告,點出地球深陷極端氣候、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環境汙染等「三重行星危機」(triple planetary crisis)。其中,聯合國統計,全球平均年產四億噸塑膠;自1950年代至今,地球已累積逾七十億噸塑膠垃圾,但僅不到一成進入回收體系,多數被焚燒、掩埋,或被隨意丟棄造成環境汙染。
綠色鋼鐵需求爆發!不只氫能,揭密鋼鐵行業未來8大商機...這國已提前搶佔商機
消費者洞察》過半台灣人重視品牌環境友善!想抓住消費者的心,先搞懂「永續、健康」
父親曾靠花季每天賺10萬、變每月賺10萬... 她返鄉推永續小旅行,帶遊客重新認識陽明山
上市櫃永續聲量》台積電、統一超、中華電、全家憑什麼上榜?
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 南山人壽再度前進世界氣候峰會 擔任永續健康領航者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3.其他條件: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是針對該基金過去12個月以來的表現決定。
4.50強排名每周會以周績效高低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