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對於大學有非常大的期待,積極投入社會參與蔚為世界各國高等教育轉型的主流趨勢。教育部於2018年啟動第一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協助大專校院發展各自所長,以及教學場域轉型與創新,至今已經累績階段性的成果。
愈來愈多大學走入場域進行教學、研究,以具體行動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為了讓民眾了解「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的內涵,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於107年10月27、28日在屏東大鵬灣舉辦「大學社會實踐主題交流活動」,以「海洋永續、農業創新」為主題,展出共20件計畫成果,並帶來協同地方產業研發的各項產品,以及戶外農漁市集,活動適逢週末假期,吸引不少民眾前來參觀,反應十分熱烈。
台灣農漁村普遍面臨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鼓勵大學走向社區,適時填補了在地產業發展的缺口,在他們發揮所長參與社區改造的同時,收穫卻更多。
大學教育正在翻轉,藉由「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計畫),老師們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親近社區、親近人群、親近土地,在真實的世界裡發掘問題、解決問題,相較於課堂上的學習,學到更多、得到的也更多。
近年來,各大產業都朝向以永續發展為目標,積極實踐企業社會責任(CSR),力求創造經濟、環境、社會三贏的局面。而身為未來社會中流砥柱的高教師生,同樣也應該與地方區域有更多的連結交流、善盡社會責任,因此教育部於106年啟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引導各地大專院校師生與地方政府、民間團體相互合作,發掘在地需求、解決問題,繼而帶動地方社區的的創新發展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