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車」可說是紐約、倫敦人心中永遠的痛,研調機構Intrix統計數據顯示,倫敦駕駛一年要浪費227小時待在擁擠的車陣中,紐約客若是尖峰時間上路,一年也得浪費133小時堵在車陣裡;澳洲政府預估,30年後,雪梨的城市規模將與現行的紐約、倫敦一樣大,為了解決30年後的交通問題,澳洲政府決定推行共乘制度,降低交通流量。
2020年新竹台灣設計展《Che ckin新竹-人來風》捲起一波體驗設計熱潮,滑臉書、IG輕易就能滑到臉友與新竹獸可愛身影的打卡照、「塞車就想到新竹」的自嘲式廣告也是鋪天蓋地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這次設計展以280萬參展人次畫下完美句點,成功讓全國看到新竹市這座300年歷史古城,展現除了米粉、摃丸以外,還有讓人想深入挖掘的文化底蘊。
身為新竹心臟的新竹科技園區,塞車問題一直讓居民與上班族抱怨連連,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將送給員工新春禮,預計最快2月起,試行「彈性上下班」分流制,工作滿8小時即可下班,藉此紓解園區上下班塞車的問題,預計半年後全面實施。 對此,台積電發言窗口證實,人資部門將於年後公布詳細實施措施。
汽車革命剛開始,奉行極簡風精神的瑞典本來就有汽車設計與製造能力,勢必會於電動車領域注入新概念,如微型汽車公司 Luvly 準備生產適用城市生活的微型超高效電動車,特色是如 IKEA 使用扁平包裝運輸汽車零件到零售市場的微型工廠組裝,可大幅減輕碳排,並解決城市塞車問題。
受基隆河圍繞的內湖交通長年壅塞,讓許多上班族頭痛不已,不少企業提出「水路運輸」方案,希望利用觀光船接駁來解決塞車問題。運用水路紓緩地面交通究竟可不可行?或可參考紐約、曼谷與斯德哥爾摩近年渡輪電動化的例子。
繳稅就能改善塞車嗎? 經濟學如何大大改進公共政策,改變你我的生活。
9 月 29 日是中國中秋、國慶小長假第一天,遷徙大軍正式吹響出行號角。28 日各地堵車消息已經登上了熱搜。有車主在社交平台上表示,27 日晚間 8 時從深圳市福田區出發前往湖北,28 日下午 3 點半還沒出廣東,足足堵了 19 個多小時,從黑夜堵到白天。
今周刊編按:雙十連假將實施高乘載管制,要求每輛車上至少要有 3 人,違反規定將處汽車駕駛人 3,000 元以上 6,000 元以下的罰鍰,除了高乘載管制避免塞車耽誤時間,瑞典研究發現可變速限(VSL)能提升高速公路流量效率,也減少道路事故風險,並降低環境排放。
連續假期即將到來,你的心是否蠢蠢欲動想要出門走春去?說到走春,最討厭的就是人山人海、各種塞車,你還在煩惱過年該帶家人去哪嗎?2019走春不塞車!中部行程攻略全在這,連假走春來這就對了!
今周刊編按:春節9天連假的歡樂時光「咻」一下就過去,開工日迎來的第一項考驗——上下班交通大打結,讓不少人直呼「下班時間比上班還累」,那麼其他國家如何應對呢?紐約曼哈頓最近實施「塞車費」,一週內車流量明顯下降,交通運行更順暢,為何卻造成當地餐廳與小企業會叫苦連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