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浪費燃料又排放廢氣!終結園區塞車潮,你贊成開徵「塞車稅」改善交通嗎?看看倫敦、新加坡怎麼做

內湖塞車靠捷運解決?向倫敦、新加坡學習...經濟學家解析:為何開徵「塞車稅」更能改善交通
撰文: 史蒂芬.羅德斯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今周刊攝影資料庫 日期:2023-06-09

繳稅就能改善塞車嗎? 經濟學如何大大改進公共政策,改變你我的生活。

 

現在是下午6點,你枯坐在自己的車裡。

 

每天有成千上萬名通勤者在同一時段下班回家,公路交通常常停滯不前。交通壅塞導致美國通勤者每年平均浪費54個小時。光是2017年,這年的交通壅塞就浪費了33億加侖的燃料,並使美國經濟損失1,660億美元。交通壅塞所排放的廢氣,也大大影響了公共衛生。2005年,此類廢氣導致大約3,000人過早死亡,還有240億美元的公共衛生費用。

 

儘管駕駛人也會考慮在尖峰時段開車對自己的影響—更長的通勤時間、走走停停的交通、更高的車禍風險—但他們並沒有完全考慮到;自己的決定也會影響到路上的所有駕駛。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假設下午6點在A路段有999名駕駛。如果第1,000號駕駛決定使用這條路,他的決定只會考慮到自己要多花費30分鐘。他沒有動機去考慮自己的選擇,會讓他之前的999名駕駛每人多花費30秒。所以,第1,000號駕駛在下午6點行駛A路段的成本,等於他自己必須花費的30分鐘,加上另外999名駕駛每人多花費的30秒,也就是總共大約500分鐘。

 

在私人市場中,定價策略可用來調節在一定時間內,使用特定商品或服務的消費者數量。然而,在美國大部分地區,最擁擠的道路並不是根據需求而定價的。政治人物和環保運動者喜歡提議增加大眾運輸,並視之為解決交通壅塞的黃金解方。但是道路使用費依然不合理的話,通勤者只會繼續選擇枯坐在車陣中。因為對他們來說,交通壅塞的私人成本遠低於社會的總成本。

 

以定價處理交通壅塞的問題,一開始往往非常不受歡迎。2019年春季,63%的華盛頓特區居民和54%的紐約市選民,反對在其城市實施尖峰時段的道路收費方案。歐洲社會的輿論研究則表明,一旦能看見針對尖峰時間壅塞路段收費的好處,人們的態度就會改變。在倫敦,實施收費前只有40%的居民表示贊成;不到1年後,這個數字成長到近60%。在斯德哥爾摩,政策實施前只有30%的居民支持收費;政策實施後,其支持率上升至52%。

 

在倫敦、新加坡和斯德哥爾摩,這3座城市對壅塞路段的收費系統都很有名。駕駛人繳納的費用除了足以涵蓋實施該系統的原始成本,還為政府賺進數百萬美元的淨收入。經濟學家會告訴你:除了收入足以支付額外擴建一條車道的費用,還需要道路定價系統,才能證明額外擴建的車道真正能造福社會。只要道路依舊不定價,駕駛人就會繼續做出效率低的交通決策。

 

進階思考

 

善用「私人利益的公共用途」,其好處絕不僅限於企業在營利上的應用。有力的理論和證據讓經濟學家相信:如果有價值的東西漲價,人們就會減少消費;如果價格下降,消費就會增加。因此,經濟學家花費很多時間,思考簡單的供需曲線在公共部門的應用。

 

既然航空旅客、網球運動員和電力用戶都對經濟誘因做出反應,那麼在道路尖峰時段提高使用價格,也可以分散需求,避免投入昂貴的資本。對消費者而言,水的許多用途並不具有很高的價值,因此提高這類用途的價格,可能會對需求產生很大影響。然而,一項針對美國9大城市的用水預測研究卻發現,沒有一座城市曾考慮水價的變化會如何影響用水需求。

 

政策制定者應該注意的是:不要只實施第一個想到的經濟誘因方案。因為這麼做,表示你可能會與義大利阿布魯齊鎮踏上同樣的命運。這座城市因毒蛇而困擾,市議會長老們決定獎勵居民殺死毒蛇。結果,毒蛇的量增加了—市民們開始在自家地下室養殖毒蛇。

 

在嘲笑這個故事裡的粗俗無知前,不妨看看溫文儒雅的參議員亞伯拉罕.里比科夫(Abraham Ribicoff)對某項提案的看法。該項提案建議針對石油產品增稅,並大舉退稅以維持購買力。藉由透過提高其相對價格,誘導消費者和企業減少對石油產品的支出,節約石油用量,並將錢花在其他商品或生產要素上。

 

這方案背後的概念是基礎經濟學第1章的內容。然而,里比科夫卻嘲笑此項提案,不認為提高稅收再把錢還給同樣的人,可以從中節省任何東西。首次提出此方案時,里比科夫還抱怨這一定是某位經濟學家「隨便夢到的」。經濟學家愛麗絲.利夫林(Alice Rivlin)表示,許多國會議員也對這項提案困惑不已。

 

作者簡介_史蒂芬.羅德斯(Steven E. Rhoads)

維吉尼亞大學政治學名譽教授,教授公共政策超過30年。曾獲馬奎斯世界名人錄列為「值得注意的政治學教育家」。

出生於1939年,1961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士學位,隨後在美國海軍服役,並於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擔任主任審查祕書。之後進入康乃爾大學研讀經濟學、美國政治學和政治哲學史,並於1973年獲得行政學博士學位。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經濟學家眼中的世界(40周年好評增修版):一本讀懂經濟學的優劣與局限,剖析政府、市場和公共政策,探索人類的幸福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