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熄燈的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是大家共同的回憶,而對綠藤生機來說,真正走到線下、開設實體專櫃的起點,就是在誠品敦南店。
讓公司同事們一起參與取名的計畫,從為團隊取名到為產品取名,都替同事們創造了獨一無二、難以取代的回憶,也讓大家對於公司更有歸屬感。
現年39歲、擁有化工與材料工程博士學位的張旭賢,從位於中壢的南亞技術學院畢業後,就一直在台北與新竹兩地往返打拼;對他來說,桃園只是學生時代的遙遠回憶,完全沒料想到,自己的人生將會與這座城市重新產生緊密連結。
「要做的事情,仍然有太多太多了……。」回憶一年來擔任「金融業大掌櫃」的忙碌公職生涯,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語氣中,透露出對同仁們種種努力成果的欣慰,但同時難掩一絲感慨。
2021年的地球日將會是全球旅客反思的時刻,除了回憶過去12個月的旅程之外,同時也是別具意義的時刻,反思未來的旅程如何能夠為環境以及當地社區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
台股指數近期的表現,讓國泰投信董座張錫回憶起去年3月時的殺盤景況:「台股目前走勢跟去年3、4月一樣,有點人氣潰散的情況,尤其因為航運超跌,引發散戶多殺多,雖然現在線型很醜,但基本面還是很紮實。」
叭、叭!響亮的喇叭聲,宣示著由台東前往高雄的金馬號即將啟程,3個小時的路程,載著的不只出外人,還有當年僅16歲的崧騰企業董事長張俊雲。 「我家是台東初鹿後山的人,一般如果國中畢業就是當學徒,但父親要我升學。」張俊雲回憶,當時家裡窮,爸爸張明為了讓孩子讀書,不惜每年賣1頭牛。
「我原本以為這輩子會出的書都和財經有關,沒想到寫了《老謝的台灣紀行》。」《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今(19)日下午出席新書座談時笑道。 他於1993年每周六參加捷兔俱樂部,開始跑山,周日去爬山,發現台灣有許多令人感動的生命力,「台灣的山徑我大多走過,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如果淡忘非常可惜,我想將感動人的山徑、餐廳,匯整出來,和大家分享台灣的美好。」
對一般人來說醫院是生病時才會去報到的地方,但對於長期住院的病患,醫院卻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家,何況是那些需要在醫院長大的兒童病患,在面臨陌生冰冷的醫院環境,打針、吃藥等各種醫療行為都填滿了他們所有的童年。 有別於其他孩子在快樂的環境中成長,兒童病患在生理與心理上所承受的壓力都不亞於成年人。
創投追求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而「科技」是網路發展以來,最容易達到指數性成長的領域,「所以當我注意到Felix Capital投資加拿大珠寶品牌Mejuri的消息,我很驚訝:竟然有創投會投資時尚品牌。」台灣出身的Felix Capital合夥人周陵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