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灣氫能與電動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上,中興電工(1513-TW)聯手弘鉅汽車與首都客運,發表台灣第一台氫燃料電池大客車,這代表台灣氫能交通從技術驗證正式進入商用推廣,未來三年也將聚焦亞洲市場,展開示範車隊建置。
在氣候變遷壓力與能源轉型的雙重推動下,「淨零碳排」已從國際倡議走向政策具體行動,交通部門作為碳排放大戶,正被各國視為優先改革對象,其中市區公車的電動化,則是公共運輸低碳轉型的起點。台灣在電動公車的發展上,政府已明確設定目標:2030年前全面汰換市區柴油公車。目前全台約還有9,400輛傳統公車待更換,未來五年平均每年就得汰換超過1,300輛。
年前立法院上演預算大戰,各部會預算慘遭刪凍。行政院今日(2/27)通過覆議提案,認定今年度總預算窒礙難行,經總統賴清德同意後,將移請立法院覆議。交通部也說明預算對民眾的具體衝擊。
今周刊編按:颱風「康芮」昨晚在台北市颳起10級以上陣風,大安森林公園內樹林倒成一片,民生社區整排路樹倒塌也導致公車無法通行。北市工務局表示,今凌晨已展開聯合救災行動,環保局也正在協助街道清理,初估逾2000株樹木倒塌。 每到颱風季節,我就會想起那些危險樹木釀成災害的新聞標題,像是「倒樹壓死孕婦胎兒危殆」、「颱風撂倒 4928 棵路樹阻交通估後天清完」、「颱風路邊停車遭砸爛怎麼賠?」······等等。 由於類似報導一再出現,許多人開始畏懼城市裡的樹木、害怕它們變成安全隱憂,於是「樹大招風,颱風即將來襲,還不快進行修剪!」的抱怨就一次又一次擠爆 1999,要求行道樹管理相關單位趕快動起來。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颱風來臨前,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行道樹被一刀斷頭的原因。
今周刊編按:南韓近來頻頻發生電動車起火事故,民眾對電動車的擔憂造成中古車市場的待售電動車大增,首爾市政府已決定在9月底前修改《共同住宅管理準則》,建議在公寓地下停車場只允許電量在 90% 以下的電動車進入。 而台北市長蔣萬安14日也表示,將會派交通局到韓國考察,就台北市全市對於電動公車以及鋰電池防救災以及管理檢討與精進的策略,提一個詳盡完整的報告。
響應淨零碳排目標,交通部推出「二○三○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但目前進度落後。 業者認為,政府可借鏡韓國氫能公車,採電動、氫能公車的「雙軌制」,以達成無碳運具目標。
為達二○五○淨零排放,政府規畫二○三○年市區公車、二○四○年汽機車全面電動化。但電動車意外頻傳,去年下半年就至少兩起電動公車火燒車,新北近一個月因電動公車故障影響營運則有廿件,各地也不時傳出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自燃,居民甚至將電池交換站視為鄰避設施。政府推展運具電動化之際,安全性配套恐待加強。
因應國發會2050淨零碳排目標,交通部推出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且2025年35%市區公車將力拚電動化的目標,因此交通部決停止補助柴油車,僅補助電動車,每輛補助金額上看720萬元,以補助經濟誘因,鼓勵業加速汰換柴油車,改用電動車,力拚淨零目標達陣,十年預計創造1,700億產值。
熙來攘往的南京東路上,一眼就可見首都客運307公車換新裝。這台貫穿雙北、數次蟬聯兩市最賺錢的路線公車,2022 年已全面電動化,超過百台電動巴士全都來自一家台灣製造商創奕能源。
孩子們在街上踢足球;遊客們站在街道中間拍照;從餐館到小廣場人滿為患,但看不到一輛汽車、摩托車或公車。這是挪威首都奧斯陸市中心的日常生活景象。 2019 年,奧斯陸實現了「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這不僅僅是為了避免車禍傷亡,奧斯陸更希望打造一個快樂、健康、有吸引力的城市。來看奧斯陸如何打造一座「以人為本」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