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路口曝曬 北市縮短紅燈秒數
端午後進入炎炎夏日,氣象署已連續3天針對台北市發布高溫特報。台北市政府昨(13)日宣布,為避免機車騎士及行人在路口曝曬,7月1日起至8月底,將在9時至16時30分的離峰時段,縮短全市主、次要道路及學校周邊共740處路口號誌紅燈秒數,減少等候時間。
台北市自2019年開始實施夏季紅燈秒數縮短措施,交通管制工程處交控中心副主任吳育緯說明,盤點全市號誌週期(紅燈加綠燈)超過200秒的路口,調整後,平均可縮短紅燈21秒,最多縮短90秒。
以天母東路107巷口舉例,巷口紅綠燈原本紅燈達170秒,調整成80秒;行人專用時相的紅燈時間也從150秒調整成60秒。
北市盤點740處路口號誌調整紅燈秒數,平均可以減少21秒停等時間。圖片來源:北市府交工處提供
縮短秒數也有行政區差異? 北市:不是因應氣溫,車流考量才是重點
若把北市今年縮短秒數的路口點位,與日前成功大學建築與氣候研究室(BCLab)發布的台北市都市熱島圖兩相比較,5月份台北盆地以萬華區溫度最高,士林和內湖區的氣溫也略高於其他行政區。這些地方雖然也有秒數調整,但點位相對零散,號誌調整反多集中在中山、大同及松山區等市中心區域。
那這樣真的有助於機車族躲避高溫嗎?吳育緯受訪解釋,本次專案範圍是全市縮短秒數,評估的重點是車流量和週邊交通順暢度,而不是因應氣溫調整。「如果是不能縮的路口硬要縮短,可能造成塞車」。他說,現在能縮短的路口都縮了;否則,紅燈時間短,但塞在整條路上的時間更長,也是反效果。
吳育緯表示,這項措施自2019年夏季開辦以來,不斷調整路口點位數量,之後將持續觀察調降紅燈秒數後,車流狀況及路段連鎖性,視民眾反映滾動調整。
※本文授權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