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已成為一個關鍵問題,影響到政府政策、企業經營和個人生活。因此,由永續管理師選定的議題將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永續議題的重要性,並提供實用的建議,以實現個人和組織的永續目標,「今周刊ESG永續台灣 x 永續管理師」本周必讀選文合作計劃將不斷更新,以確保讀者獲得最新、最有價值的資訊,並激發更多的討論和行動,以推動永續發展的實現。
《國內永續新聞》
2023道瓊永續指數DJSI評選榜單揭曉,台灣35家企業成分股入選
全球最具指標關注意義的道瓊永續指數(DJSI),於近日公布2023年入選結果。本年度台灣總計共有35家企業入選世界與新興市場指數,較去年增加兩家公司。
2023年DJSI世界與新興指數共有5家台灣企業首度入選,世界指數新入選的企業包含研華、合庫金控、上海商銀與彰化金控;新入選新興指數的企業包含合庫金控、上海商銀、合一生技。合一生技成為台股中,首次有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領域的企業入選。
2023年CSA所採用的報告框架包含GRI準則、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與CDP碳揭露計畫,並針對企業面臨的風險與機會共提出29個新問題。
在「治理與經濟」面向,較大的更新包含透明度揭露、提出新的「永續分類法」問題、風險與危機管理標準議題等;「政策影響力」方向,更新與《巴黎協定》相關的活動;而在「環境面」中,CSA著重生物多樣性六大面向,包含運輸脫碳、永續策略、氣候目標、水資源管理等。「社會面向」問題更新集中於客戶關係管理、人才吸引與留任、普惠金融、責任內容與社區影響等。
S&P根據評選結果指出,DJSI世界指數新增市值前三大企業,包含中國網路企業騰訊控股、菸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國際、軟體公司ServiceNow;刪除的市值前三大企業包含,諾華製藥、阿斯特捷利康以及生技公司安進。在各市場中,美國與日本新進DJSI 世界成分股最多,台灣、中國與印度則是緊追在後。
中華航空連八年入選新興市場成分股,首度導入永續航空燃油
2023年,中華航空已連續八年入選DJSI新興市場成分股,成為台灣唯一獲選的航空公司,優異成績名列全球航空產業的第二高分。
中華航空指出,為了實踐永續目標,首度引進企業採購永續航空燃油(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合作模式,後續將持續推動客貨航班皆使用,期望將相關減碳時機成長至十五倍以上。另外,中華航空規劃於機上試行廢棄物分類回收,預估逐步擴展至所有長程航線,將機上服務所產生的寶特瓶、紙類等廢棄物分類至環保垃圾袋中。
為了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中華航空攜手供應鏈加入國際知名油商與區塊鏈平台,建立永續航空燃油計畫,進一步提供可追蹤、驗證的減碳報告。
碳權交易所預計12/22進行首次國外碳權交易
為了因應2024年度台灣將首次徵收碳費,各大企業對於碳權交易的需求急遽增加。碳權交易所預計12月22日進行首次國外碳權交易。不過環境部特別提到,現行國外碳權交易僅能用於企業供應鏈碳中和所需,無法使用於抵減國內明年將徵收的企業碳費。
氣候變遷署減量交易組長提到,目前引進國外碳權的用意為,協助企業增加一個可購買國外碳權的場所,並非提供國內碳權抵銷。針對國內碳權交易相關的「溫室氣體減量額度移轉、交易或拍賣管理辦法」目前仍在研擬當中,環境部提到希望能在2023年底前完成預告。
今周刊補充:
首批碳權來自於亞洲、非洲與南美洲等7國,依據碳交所規劃,每噸二氧化碳當量訂價落在5美元至15美元,初期僅限國內法人購買,中鋼在內等業者規劃購入約500噸碳權,用於產品碳中和。
首波上架商品並無森林等自然碳匯,主要來自東非的潔淨水源,南美及亞洲的再生能源,以及源於亞洲、南美的生質能源,且都是經國際認證單位GS、Verra認證的碳權。
企業買進碳權後,不能再把碳權放在碳交所平台轉售,使用上則端視業者各自用途以及供應鏈要求進行安排,未設定「有效期限」。
不僅傳統製造業、半導體業者有意爭取首批碳權,金融業兆豐金控、合庫金控、第一金控與華南金控等公股金控亦評估買進碳權,購買量也是百噸起跳,用以中和用電、商務旅行等產生的碳排。
《國際永續新聞》
「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於COP28公布最新排名
受到全球關注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近日在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上公布2023年度最新排名。CCPI依據四大指標,溫室氣體排放(40%)、再生能源發展(20%)、能源使用(20%)與氣候政策(20%)評測全球63個國家與歐盟27國的氣候績效,所有列入評比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佔據全球90%以上。
本年度排行榜「績效非常好」前三名仍從缺,沒有國家的氣候績效表現符合升溫1.5°C內的標準,第四名「績效佳」的榜首仍由丹麥蟬聯,愛沙尼亞位居第五,菲律賓、印度、荷蘭則名列「績效佳」六至八名。
此外,台灣的排名則是下跌了四個名次,本年度位居第61名,與俄羅斯與美國皆屬於氣候績效「非常差」的名單中。(延伸閱讀:溫室氣體減量成果跟CCPI評比差很大 環境部:這份報告台灣排前段班 亞洲僅次於日本!)
2024將施行歐盟《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要求企業對供應鏈上下游進行人權評估
歐盟針對人權和環境保護制定的新法規將再加一,《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預估將在2024年正式實施,強制具特定經營規模的企業,須符合環境與人權規範。
由於該指令對歐盟本地及第三地企業均有約束力,且特別將農、林、漁、礦與紡織業視為「高影響部門」,預計將對臺灣年產值近 400 億的遠洋漁業帶來衝擊。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加大呼籲力道,希望主管機關行政院、經濟部、農業部漁業署與遠洋漁業業者能儘早接軌國際,提升漁業人權和海上作業的監督管理,維持臺灣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今周刊ESG永續台灣 x 永續管理師本周必讀選文|本期合作專欄DIDIRONG LIFE
黃婷容,跨領域涉足劇場、行銷、永續,現正為光電業永續管理師。作為存在主義奉行者,希望在人生中找到一個想要捍衛一輩子的事情,於是「永續」挾著光登場。在永續面前,不需要落落長的學經歷,只要勇敢實踐,每個人都能成為照亮彼此與世界的暖陽,誠摯歡迎你一起加入永續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