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腳於高雄的碳權交易所對台灣來說是參與全球碳市場的重要一步。除了提供諮詢服務,預計該交易所將於今年年底開始進行國際碳權的買賣。儘管細則仍在制定中,但明年將有機會進行國內碳權的認證與交易。對於台灣眾多企業而言,最迫切期盼的莫過於國內碳權(自願減量額度)的認證與交易。
你可能也想看:【懶人包】台灣碳權交易所掛牌! 碳權、碳稅與碳費是什麼?生產低碳產品也能取得碳權嗎?碳權Q&A一次看
透過人工智慧(AI)協助企業找出減碳熱點的櫛構科技資深ESG研究員周加恩表示,透過臺灣碳權交易所協助國內碳權交易市場,金流將能夠保留在台灣國內,有助於用於支援國內各項減碳專案。
%E8%88%87%E6%AB%9B%E6%A7%8B%E7%A7%91%E6%8A%80%E5%9F%B7%E8%A1%8C%E9%95%B7%E6%9D%8E%E7%B7%AF%E6%98%8E(%E5%B7%A6%E4%BA%8C)%E6%96%BC%E8%AB%96%E5%A3%87%E4%BA%A4%E6%B5%81%E5%A6%82%E4%BD%95%E9%80%8F%E9%81%8E%E6%95%B8%E4%BD%8D%E6%9C%8D%E5%8B%99%E5%8D%94%E5%8A%A9%E4%BC%81%E6%A5%AD%E8%B3%BC%E8%B2%B7%E7%A2%B3%E6%AC%8A%E4%B8%A6%E7%94%B3%E8%AB%8B%E7%A2%B3%E4%B8%AD%E5%92%8C%E6%A8%99%E7%B1%A4.jpg)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廖泰翔(左一)與櫛構科技執行長李緯明(左二)於論壇交流如何透過數位服務協助企業車輛減碳。櫛構科技提供
台灣2050年淨零路徑中運輸產業是重要的一環。儘管能源需求趨緩,但用電力需求預估平均每年約2%成長,2050年最高需求可望達到5,731億度電,運輸產業除了更換電動車外,節省能源勢在必行。高雄因產業特性,年碳排量約5,700萬噸CO2e,占全臺灣兩成,這也是本次南下參展最主要的原因。
櫛構科技執行長李緯明指出,企業除了廠房、工廠內部需要減碳外,上下游供應鏈車輛除了更換電動車,駕駛行為改善更能直接減少電力/燃料消耗、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透過 AI 解構駕駛行為及碳排數據。針對駕駛行為找出高碳熱區與危險行為,提供車輛管理者可依循之減碳管理策略,實質降低營運成本,提升企業形象。客戶透過 SaaS 平台管理司機行為,更能同時達到降低行車風險與節能減碳之雙重目標。

櫛構科技透過人工智慧協助企業找出減碳熱點。櫛構科技提供
李緯明表示,企業將減碳成效與國內外碳權對接使用將是關鍵所在。透過數位服務,企業不僅可實現減碳目標,還能夠直接在平台上購買碳權並申請碳中和標籤,一站式完成流程。這不但能節省企業尋找碳權供應商及申請碳中和認證的時間與人力成本,更有效實踐碳中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