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台塑股東會遭指國際ESG劣等生!「環保小股東」年年揭環境與人權危害

台塑股東會遭指國際ESG劣等生!「環保小股東」年年揭環境與人權危害
撰文: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昭宏報導     分類:ESG快訊     圖檔來源:陳昭宏 日期:2022-06-16

台塑工業公司昨(9)日召開股東常會,環境及人權團體在場外舉行記者會,要求台塑集團提出明確且積極的淨零規劃及措施,並回應台塑越鋼在越南造成的人權及環境侵害。

記者會後,兩位民團代表進入股東會會場,以小股東身分向其他投資人、股東說明台塑集團在氣候及人權議題上的負面影響。環保團體代表提醒投資人共同監督台塑碳排,「排放越高、獲利越少」;人權團體代表則要求台塑承諾執行環境人權評估報告。

台塑喊出碳中和 減碳行動跟不上 台塑四寶等同繳144億元碳費

 

環保及人權團體幾乎年年來到台塑股東會。自2000年發起「環保小股東」行動,環團透過購買台塑股票,取得股東會上發言權,在會中揭露企業造成的環境問題、提醒股東投資風險。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陳震遠指出,台塑四大公司(俗稱台塑四寶)2020年排碳量佔全台18%以上;去年底,台塑集團承諾2050年達到碳中和、並提出2030年較2007年減排35%的目標,但換算後,只比2019年減排24%,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出的43%目標差距甚遠。

 

陳震遠表示,台塑的短、中期減量目標不積極,關鍵在於把大部分減量目標寄望在2030年的未來,而規劃作為減碳措施的氫能及碳捕捉,技術也都尚未成熟,「如果這些技術發展不如台塑設想,怎麼達到碳中和目標?」

 

陳震遠補充,依環保署委託倫敦政經學院執行的研究,台灣碳費應從每噸10美元開始徵收,每年調升10%;若以每噸台幣300元計算,2020年台塑四寶的排碳量已相當於須繳交144億元碳費;按新加坡費率,台塑2020年也得繳交43億元碳費;若採用美國新出爐的碳費標準計算,數字還得乘上五倍。

 

台塑工業規劃2030年減碳40% 環團:台塑旗下公司應跟進

 

台塑董事長林健男回應,針對氣候變遷因應措施,台塑已完成2021年的「永續報告書」及「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TCFD),預計本月底上網公告。昨台塑工業公司股東會上,他也將兩份尚未公開的報告交給環團代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陳震遠會後受訪表示,台塑工業給出的減碳承諾,明顯比台塑集團積極。台塑集團目標是2030年較2007年減排35%,若以2019年為基準,換算起來只減了24%;台塑工業的規劃則是以2020年為基準,2025年減20%、2030年減40%,明顯高出集團許多,也更接近IPCC建議的43%目標。

 

陳震遠指出,台塑工業已提出較積極的目標,集團旗下其他公司也應盡快跟上。

 

台塑董事長林健男在股東會現場將已完成的2021年「永續報告書」及「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TCFD)交給環團代表。攝影:陳昭宏

 

台塑工業規劃2030年將較2020年減碳40%,高出台塑集團許多,也更接近IPCC的43%建議目標。綠盟認為,台塑工業相對積極,台塑旗下的其他公司也應該跟進。攝影:陳昭宏。翻攝自台塑2021年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TCFD)

 

投資人的錢去哪了? 國際評比ESG劣等生 台塑落最差級別

 

台塑工業公司股東常會昨日上午10點召開,民間派出持有零股的代表進入股東會發言,要求台塑向股東清楚說明氣候變遷可能面臨的實體及轉型風險,避免因為資訊不透明,造成股東虧損,並面對股東呼籲,共同監督台塑排碳量,「台塑排放越高,你的獲利越少」。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專員柯乾庸昨天在台塑股東會發言,呼籲股東監督台塑排碳量,並強調「排放越高、獲利越少」。攝影:陳昭宏

 

台塑未盡到減碳責任,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擔憂,在國際ESG投資趨勢下,恐有被邊緣化的風險,是「ESG劣等生」。

 

他指出,在富時羅素集團(FTSE Russell)與倫敦政經學院共同做出的「轉型路徑評比」中,台塑集團被評為第三級,理由是並未支持國內及國際減碳政策、也未揭露公司及所參與之產業工會的氣候議題立場;其國際同業如巴斯夫、杜邦、LG化學都為較高的第四級。

 

國際上重要的ESG評比指數MSCI,台塑工業則被評為最差級別CCC,且被載明「未在任一項ESG議題上被列為同業領導者」。

 

其他子公司方面,台塑石化在「氣候行動100+」的九項評比指標中,有三項不符要求、六項被評為減排目標無法抑制增溫1.5°C。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則直言台塑未盡到減碳責任,仍是「ESG劣等生」,呼籲投資人審慎評估台塑CSR報告承諾,以免投資面臨虧損。圖片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台塑越鋼污染案七年 越南神父阮文雄籲台塑負責

 

台塑隨經濟全球化向海外擴廠,許多地區發生環境爭議。除美國路州、德州外,台塑在越南投資設立的河靜鋼鐵廠(簡稱台塑越鋼),2016年所造成的海洋污染、健康危害,也進一步延伸出人權迫害問題。

 

「今天台塑股東聚集談投資和利益,沒有聽到越南被害者的哭泣,這個利益就是『血錢』。」天主教新竹教區越南移工移民辦公室神父阮文雄說,台塑越鋼污染案至今已經七年,台塑未公開證明海洋生態是否恢復,受害者也並未得到應有賠償。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孫興瑄則指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2011年通過的《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寫明企業應透過「人權盡職調查」,辨識、避免、減緩營運對人權的負面影響;歐盟今年初公布的「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同樣有此要求,然而台塑七年來從未針對越鋼污染案,做出任何公開透明的影響評估及補救。

 

孫興瑄呼籲,台塑應履行人權義務,針對河靜鋼鐵廠的設立、2016年的污染事件,以及污染後的營運,進行環境與人權影響評估,確保台資沒有持續跨境侵害人權及環境。

 

天主教新竹教區越南移工移民辦公室神父阮文雄呼籲,台塑股東應要求台塑對台塑越鋼污染案的傷害負責,也要求台塑切勿與越南政府共同壓迫人民發聲。攝影:陳昭宏

 

民團要求環境人權影響評估 台塑集團:會轉告越南鋼廠

 

代表「監督台塑越鋼聯盟」在股東會上發言的林仁惠,呼籲台塑股東不應漠視台塑越鋼造成的傷害,並要求台塑針對越南河靜鋼鐵廠進行環境人權影響評估,請第三方公正機構驗證報告,公布於官網。

 

台塑先由幕僚單位回覆,表示台塑工業公司僅為持股11.432%的股東,會將訴求轉給越南河靜鋼鐵廠。後續林仁惠數度質問林健男是否願意承諾,林健男僅表示:「我們會幫你轉告」。

 

※本文授權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