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2023年全年合併營收271.2億元,年減9.78%,毛利率53.3%,稅後純益78.1億元,年減21.17%,EPS約6.85元,全年營業利益、淨利、EPS都創歷史次高。
李政昊指出,元太從2020年開始爆發性成長,疫情期間因為缺料,客戶提前備貨,所以2022年超額成長,2023年則因為產品轉換過度期拉長,造成營運成長放緩,但長期來看依然是穩定向上,他也看好今年電子標籤、廣告看板、電子閱讀器等應用的成長,預計今年營收、獲利都會超越去年。
電子紙兩大趨勢:彩色閱讀器、大尺寸應用
他強調,怎麼把電子紙應用做得更廣、更深,讓電子紙在顯示器產業取得一席之地,是現在最重要的事。隨著技術越成熟,可應用範圍越大,獲利自然就會提升,當前目標是把電子紙做到各個表面上,包括電子閱讀器、eNote都希望再增加滲透率,而電子標籤目前滲透率7~10%,同樣也在想辦法提升。
李政昊表示,閱讀器往彩色方向走是必然的,但客戶什麼時候要推到市場上有他們的考量,像是去年電子標籤從三色轉換成四色,終端客人喜歡,但供應鏈要怎麼整合、庫存怎麼消化才能對各個合作夥伴都有利,就是一大挑戰。
不過已有越來越多品牌商跟系統廠來做進一步的接洽,表示彩色閱讀器的市場接受度不錯,但還是要等產品真正上市後才能觀察銷售表現。
除了電子閱讀器,元太也將把彩色電子紙應用在廣告看板,李政昊透露,彩色電子紙在室內和室外的廣告應用都得到不錯的迴響,他認為彩色電子紙市場比黑白大,但價格會是一個門檻,所以定價上希望彩色不要比黑白貴太多,甚至未來可以比黑白更低,初期彩色電子紙成本一定較高,當量放大、良率提升,毛利也會較好,現在要做的是先把市場打開。
此外,大尺寸應用也是元太未來的產品開發重點,也有機會取代LCD。李政昊舉例,30~40吋電子紙用更大幅寬產線去做,成本會較有競爭力,當成本優勢會越來越明顯、越接近LCD,放量機會變大,可以攻進的市場範圍也會變大,甚至建材市場,或是像BMW這種車身的顯示,手機、筆電機殼的變色都能應用,前景可期。
元太新竹廠今年第二季新大樓將完工,第三季裝機完畢,預計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之間可進入量產,做到更大尺寸的電子紙,明年還會再設新廠,預計2026年貢獻營收。揚州模組廠則加蓋大世代模組產線;桃園觀音預計今年會擴廠。李政昊說,目前電子標籤製造,部分產能仰賴外包廠商,元太希望可以開出一定程度的產能,讓客戶有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