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新校園運動」
34所老校大翻修、兩年蓋一校舍
在全台生育率低迷、二○二○年自然人口負成長七九○七人的同時,新竹市獨樹一幟,二○年,有三五八三個嬰孩出生,人口持續正成長,十四歲以下的兒童人口占全市十七%,為全台最高,而僅僅三十九歲的平均年齡,也是全台最年輕。
在這樣的人口結構下,兒童福利成了施政重點,新竹市市長林智堅一選上市長,就打出「兒童城市」的口號。「台灣從來沒有人提過兒童城市,我是第一個,因為我知道我們有竹科,條件好,但必須居安思危,新竹市不能只是科技重鎮,我們要重新定義這個城市。」林智堅說得自信,上任七年來,他的決策,幾乎都把兒童權益放在首要考量。
「在中央二一年推出『國家一起養』的政策之前,我們就做了很多先行工作,不管生育津貼、育兒津貼,新竹市都做得比較早。」林智堅舉例,早在一八年,新竹市府就編列七千五百萬元預算,推出中班幼兒就讀公立幼兒園免學費、私立幼兒園每學期補助一萬五千元的政策。
同時,新竹市府也推動「新校園運動」,林智堅上任以來,投入五十億元預算,進行三十四座老舊校舍重建,並新建兩所新校舍。「關埔是一個重劃區,原本附近根本沒有學校,但人口成長得很快,急需學校,我上任後加緊腳步,兩年就蓋完第一棟校舍。」林智堅說。
走進一一○學年度剛啟用的關埔國小,打開教室門,就有樹網吊床、桂竹林等特色景觀,扭轉過去水泥牆校園的冰冷形象,不僅讓孩子更有上學動力,也奪下二○年「台灣建築獎」首獎。
至於三十四所老舊學校的翻修工作,已有半數完工,這是為了強化防震所做的補強工程。「以前孩子可能會在危險的建築裡上課,『新校園運動』就是要確保孩子的安全。」他說。
林智堅對兒童的關心,不僅體現於校園。身為三個孩子父親的他,永遠也忘不了他還是市議員時,三歲的兒子得腸病毒,懷裡躺著發高燒的兒子,他心裡焦急,但「新竹夜間沒有兒科醫師,我們所得這麼高的城市,竟然一個兒科醫師都沒有,孩子半夜生病,我卻什麼都做不了。」他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