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規vs.轉型 台灣2025年ESG戰略
同日,金管會公告第2版《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及《轉型計畫建議涵蓋事項》,要求金融業揭露永續占比。指引納入了投融資、資產管理與保險的永續占比計算方式,金融業可追蹤或揭露對符合指引企業的支持度,揭露永續占比在永續報告書跟年報中,並納入永續評鑑指標。
這兩大對永續和減碳要求一個來自官方,一個來自全國最強企業,無疑是對產業界加強了推動ESG的力道,可能引發產業界自工業革命以來最大規模的轉型。
你可能也想看:
台灣綠色授信衝破1.67兆!金管會公布新版永續經濟指引,半導體、農林業首度納入
2025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出爐!太陽光電調降最高5%,小水力新增級距將成新商機?
Google全球綠能布局:買哪些綠電、選哪蓋電廠?6大創新策略一次看
面對越演越烈的極端氣候,許多大型企業已經開始將氣候治理的議題加入風險管理或是公司治理範圍中。台灣在追趕與全球同步的的減碳過程中,對大多數企業而言,低碳化成為一個艱難的轉型障礙。
因為面對氣候治理,包含減緩(mitigation)、韌性(resilience)、調適(adaptation),以及建立新能力的成本可能很高;對大型企業/成熟的市場而言,為了提升全球競爭力而大步邁前;但對於中小企業/進入新興、尚待發掘商機市場的企業來說,獲得融資及技術可能具有挑戰性。
再者,對專業經理人/經營者而言,去碳化時間表可能與績效目標相衝突,並且常常超越現任公司主管的預期任期。若不是客戶、供應鏈及資金供應者強力要求,企業要面對新資訊及技術的導入、投資報酬率的壓力以及產品和商模的創新,每一項都是重要的投資。
重新思考ESG對企業是合規還是轉型?
企業在面對減排和碳有價的壓力下,到底該先考量合規還是轉型?事實上,執行ESG既要合規和透明,組織在落實ESG的過程中,還包含了減碳以提高成本競爭力、推出淨零產品及創造價值,這個過程就是逐步的轉型。
1. 長期vs.短期:ESG先行者組織為了提高競爭力,將永續設為組織轉型的願景及任務,許多中小企業仍以短期合規為主。
2. 主動vs.被動:專注於轉型層面,鼓勵公司以主動的方式將ESG納入核心戰略和運作中,並將減碳融入所有流程,這比單純應對法規更有效。
3. 機遇vs.負擔:將ESG視為轉型力量,讓公司將其視為創新、效率提升和創造長期價值的機遇,甚至將AI的新工具運用在公司的營運流程,而不僅僅是合規的負擔。
4. 永續性vs.合規:優先考慮轉型層面有助於將永續性嵌入公司的DNA,保持決策和資本重新分配的敏捷性,利用上下游供應鏈夥伴關係,加速下一波減排,這將產生比單純遵守法規更有意義和持久的變革。
5. 預防未來風險:ESG的法規環境不斷變化。專注於轉型層面,讓公司打造強大的基礎,能夠適應未來的法規和利益相關者的期望。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合規不重要,而應被視為起點而不是終點。應將ESG主動納入戰略和運作,即便國內外法規、框架及指引眾多,但公司不可忽視其強制性和必要性,以避免罰款和聲譽損失。其次,法規能推動轉型,法規要求可以成為啟動ESG旅程必要變革的催化劑,使組織的成功將更具前瞻性。
在沒有完全明確其減碳業務案例的情況下,公司可能會出於各種理由而猶豫是否投入資源。筆者認為現在是行動的時候,因為各產業的綠色技術成本正在下降。採取策略性舉措,可以增加產品市佔率並確保盈利增長,同時減少未來可能面臨的擱淺資產和更高成本。
2025年企業投資方向
在新一年的有效投資中,組織如何在有限資源中,達到對股東、員工及相關利害關係人表現出組織在永續的雄心,兼顧法規的要求以及投資報酬率。筆者建議可以朝以下方向投資:包含能源轉型、氣候相關的影響議題和導入人工智慧(AI)的可能風險等。
能源系統轉型:
是最具投資前景的項目,許多企業預期具強勁回報,無論是低碳能源、綠色交通、儲能等解決方案,都成為組織、個人甚至是創投公司所鍾愛的項目。
大型企業如Amazon、Google和微軟(Microsoft)與核融合新創公司以簽署購電協議的方式進行合作。台灣大型企業則多著墨於能源系統改善、投資碳捕捉及減排技術,以及開發潔淨燃料,如:綠色氫能及其他替代方案。
一般中小企業則可以有以下選擇:
1. 專注於提升能源效率:針對需求管理的智能解決方案。
2. 投資於節能和儲能設備和實踐,以降低營運成本和環境影響。
3. 投資裝置太陽能板等再生能源,以實現長期成本節省。
氣候治理相關議題:
2024年的夏季是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季,全球金融市場意識到極端氣候將導致對總體經濟造成重大損害,氣候治理是企業及投資人必須應對的財務風險。(延伸閱讀:氣象年度回顧》台灣2024年創歷史新高溫,平均溫度破百年紀錄!秋颱史上第三多)
一般企業可以投資一定比例在氣候治理項目。實體風險的評估包含組織的實體資產,在氣候災害下的防災和恢復能力。情境分析和壓力測試不只是為了永續報告的揭露,盡可能地演練和熟悉。這部分投資包含工具、人力、管理系統以及風險轉嫁以維持企業韌性與持續營運,以保持與金融機構取得融資的韌性。
碳管理的投資:
台灣碳市場在去年正式啟動,環境部在年底宣布第三波強制碳盤查名單,確定下修碳排門檻至5,000公噸、擴大納入製造業、百貨業、量販業、倉儲業、電信業、交通(軌道)業、大型醫院、大專院校等行業首度申報。(延伸閱讀:台灣2030減碳目標最高30%!碳盤查範圍擴大,但電力排放係數該如何下降?)
建議中小企業開始投資在碳管理,盡可能與財報合併邊界。無論是人力資源、智慧工具的使用,這都將是2025年必要的投資項目。已經做過碳盤查的企業,則建議今年參與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遵循SBTi的步驟,可以清楚了解企業未來管理的路徑圖,以規劃未來在交易市場的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預計2026年開始收碳費,一般費率每噸300元,優惠費率A、B兩種方案分別為50元和100元,預計2025年試申報。若企業有加入SBTi減碳目標,可申請優惠費率,鼓勵企業自主減量。
中大型企業今年可以多著重在供應鏈管理和議合的投資,勞動力安全以及員工福利的投資,另外還可以在低碳產品開發、產品安全及社區影響等項目,更能完善企業ESG的規劃。
專欄作者|白佩華
現任國際知名風險管理集團資深顧問,專司企業整體風險評估及整合解決方案、新興風險及政治前瞻顧問。留美傳播學院雙碩士,並擁有英國劍橋大學Judge 商學院循環經濟及永續策略證書、哈佛商學院策略分析(包含破壞性策略、策略執行及永續策略)、領導與管理(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以及Business in Society專業證書,美國華頓商學院ESG 重大因素分析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