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富邦公司治理」這檔 ETF 為例,其選股標準包括每年《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前 20% 的上市企業,並排除財務指標和股票流動性較差的個股,再根據公司市值選出 100 家優質企業。
因此,公司治理不佳但業績很好的股票確實有可能被排除在外,例如近年飆漲的重電股中興電、士電、華城,但評鑑結果列為36%至 50%,均不在富邦公司治理持股內。
富邦臺灣公司治理 100 基金經理人溫芳儀認為,「ESG」是個企業永續經營的概念,雖然並非企業把 ESG 做好,就能帶給投資人超額報酬;但相較其他無 ESG 概念的公司,會更注重永續經營。
00692前五大持股 | 投資比例(%) | 112 年度公司治理評鑑-上市公司 |
台積電 | 43.82 | 前 5% |
鴻海 | 4.91 | 6%至 20% |
聯發科 | 4.06 | 前 5% |
廣達 | 2.18 | 6%至 20% |
中華電 | 2.04 | 前 5% |
表格整理:數位內容部
溫芳儀說,從資金調度、投資成本上,可望取得較優惠的條件,從研究報告來看,離職率也會比較低。可望提升企業經營的穩定及風險管理能力,自然也有助於提高股價上漲機率。
公司治理是什麼?為何主宰企業命運、也保障股東權益?
如何在公司股東與管理階層之間建構一套制衡機制,以調和兩者利益、防範衝突發生,為「公司治理」的核心課題所在。
早在 1930 年代,由於部分美國大企業的股權結構相當分散,且管理階層的持股少,故導致產生「經營者支配著公司決策,股東卻無法有效監督」的情況。甚至,有經營者為了自身利益,聯合管理層來運用公司資產,而罔顧全體股東的最大利益。 因此,如何在公司股東與管理階層之間建構一套制衡機制,以調和兩者利益、防範衝突發生,為「公司治理」的核心課題所在。
根據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定義,公司治理為「一種指導與管理企業的機制,並落實公司經營者責任的過程,並藉由加強公司績效且兼顧其他利害關係人的利益,以保障股東權益」。
在企業經營上,若有虛偽造假、或出現潛在地雷,一旦浮上檯面,將對員工、股東、社會等利害關係人形成巨大傷害。故公司治理的好壞,不僅主宰著一家企業的命運;更對股東的資產至關重要。
項目 |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 企業管理(Corporate Management) |
定義 | 管理架構和運作方式,關注董事會、股東及其他利益相關者間的關係 | 內部營運和日常管理,涉及戰略制定、資源配置、業務營運等 |
目標 | 確保公司透明、誠信和負責任運作,保護股東和利益相關者的權益 | 透過有效的資源配置和運營管理實現經營目標和利潤最大化 |
主要內容 |
|
|
表格整理:數位內容部
2020 年8月,金管會發表《公司治理 3.0 —— 永續發展藍圖》,提出強化董事會職能、提高資訊透明度、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引導盡職治理、及提供多元化商品等五大主軸,作為推動公司治理之政策指引。
為了更具體讓投資人及國內上市櫃企業瞭解公司治理的實施成效,並促使企業強化治理水平,我國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更共同研議《公司治理評鑑》,並由證基會進行評核。該評鑑每年辦一次,並於每個受評年度之隔年四月底前公布結果。
整個公司治理評鑑之系統、構面與指標,包含「維護股東權益及平等對待股東」、「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及「推動永續發展」等四大項目進行評核。
不只公司治理,要轉型ESG評鑑
自金管會 2014 年首度辦理公司治理評鑑後,至今年已完成 10 屆的評鑑作業,證交所也於 4/30 日公告第 10 屆的結果。並指出,考量永續發展及國際趨勢,近年來持續在《公司治理評鑑》增加「推動永續發展」指標的內容及權重。
觀察最新第11屆《公司治理評鑑》的題目設計,分別為維護股東權益及平等對待股東(14題)、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22題)、公司資訊透明度的提升(13題)、及是否推動永續發展(26題)等四大構面,共 75 題。
撇除永續發展構面,其餘三個構面共有 49 題,佔比達 65%,顯見「公司治理」議題仍相當重要。
為了進一步鑑別上市櫃公司各個 ESG 面向的表現,證交所研擬以目前《公司治理評鑑》的架構為基礎,參考相關國際準則,及其它推動環境及社會面向的趨勢,逐步增加其構面指標及權重,預計自 2026 年起轉型為「ESG 評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