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表11月CPI增長為2.3%,創下15個月來最高,非食品受能源價格高位支撐,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漲1.2%,漲幅回落0.1%,反映終端需求仍然不足。
過去一周各國公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連創新高,大通膨時代,已經來臨。將通貨膨脹的科目拆解一下,美國的能源價格因素影響大,台灣、中國政府對於民生能源價格都採取了補貼,中國的能源價格上漲依舊有所反映,台灣的壓力短期被蓋住,終究是擋不住的。
本專欄今年數度以通貨膨脹為主題,生產因素中的土地、勞動力不再便宜,是長期趨勢,所以說物價上漲難以緩和。中美供應鏈脫鉤,政治競爭連帶了物價上漲必然性,這些因素的分析,今年我們有多篇都有所分析。世紀疫情,可以說是預料之外,但就是遇上了,疊加了推升物價上漲。
延伸閱讀:「通膨即將爆炸」,還在市場裡的人恐會受傷!?派對結束前,錢要擺在這2個地方
另外,在傳統的經濟學教科書中沒有預測到的新難題,是極端氣候變化對於人類根本的生存問題帶來威脅,這是推升通貨膨脹的新元素,而且已經形成長期趨勢。由於氣候變遷壓力反映在能源價格普遍上升,除非科技有神仙級突破,核融合、氫能技術大躍進,能源價格上漲趨勢短時間難以逆轉。
目前所有的能源種類,扣掉要被淘汰的煤、石油,各項能源可預測的價格彈性,核能是最穩定的,風電、太陽能的價格下調還在努力中。
再生能源生產成本高 推升價格上揚
世界大國在減碳行動上,雖各懷鬼胎、目標不一,但都無法迴避。極端氣候影響的,不只是海平面上升、惡劣天氣頻仍,美國的肥沃農田也因為冰川地形移動,實實在在地重創農作收成,中國自己也是年年要面對大型天然災害。
有的報導說,氣候議題是美國求著中國合作,我不這麼看,中國目前排碳量佔全世界三分之一,自己也受害頗深,所以中國自己亦有減碳的急迫性。人類必須必須減緩極端氣候威脅,這不是左派文青口號式的理想,而是很現實地生存問題。
為什麼氣候變遷議題會造成能源價格上升呢?因為,能夠穩定供電的傳統能源如煤、石油,都因為碳排放量高而必須要快速減量,世界各國要對燃燒煤、石化燃料課徵碳稅,以抑制二氧化碳排放。
而再生能源的生產成本還無法快速下降,歐盟接下來還要領頭抑制甲烷排放,天然氣因為開採運送成本都上升,近幾年價格飛升,未來加上甲烷稅,成本更高。怎麼辦?推展再生能源的同時,許多國家還不得不擴建核電廠。台灣在前兩年公投的題目,「以核養綠」,是務實的路徑,也是沒有自主能源國家不得不的選擇。
歐盟採取更積極作法,要斷絕石化業的資金來源,不要以爲這只是喊一喊口號。
作為主要的投資參與者,國際大型金融業在可持續投資或是ESG策略採取的作法,有的是參與聯合國PRI(責任投資原則)承諾,有的是自己制定投資限制,主動或被動地陸續約束了對於石化業的投資。有幾家華爾街大行,從承銷、創投基金、公募基金、貸款等不同程度地,退出了傳統石化業。
許多國際大型創投基金,很積極地在中國參與新能源的投資,為什麼?一半是被逼的,一半是看到投資機會。
中國的減碳目標很積極,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所以20年要蓋200多座核電廠,太陽能、風電機也全速前進。同時,中國在氫能研究是國家戰略項目,幾乎是不計成本地投入,雖然大家都說氫能發電還在理想豐滿、現實骨感階段,但美日也有相當投入。
石化業取得資金困難 風電、光電、核能成為竉兒
許多國際資金到中國尋找能源投資項目,一方面因為中國投入規模大,另一方面是預測到能源價格上升已難回頭,在這一板塊必須有基礎部位,中國在新能源技術,包括新一代核能電廠(其中有不少是從台灣整批挖走的人才)、光電、風電、氫能的科研投入龐大,這也是中國要在未來三、五十年與歐美競爭的領域。
結論是,在能源投資方面,已經轉移方向,石化業會越來越難取得資金,清潔能源、綠能會吸引主動型、被動型資金投入,清潔能源包括了風電、光電、核能,氫能尚未能夠量產,地熱規模還不夠大。
各國也都在積極調整能源配比,法國說要減少核電占比,行動上卻是新建六座核電廠,就是身體很誠實的類型。中國過去20年在光電、風電已經是大補貼大躍進,發電占比仍不及預期,核電要加足馬力推進,以降低火力發電占比。
歐盟的天然氣供應掐在俄羅斯手中,歐盟各國除了減碳之外,還有國防安全考量,因此也是在核電與再生能源雙管齊下。德國是口號派,本國境內沒有核電但不能不用鄰國輸送來的核電。台灣的天然氣要佔到50%,真有夸父追日、秦王舉鼎般的勇氣!
中國上周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能源安全、碳中和、碳達峰是國家級目標,所以新能源相關板塊,還是可以佈局的。A股在2022年,在貨幣寬鬆、穩增長、新基建題材下,基礎建設板塊會吸引資金進入。
最後講一下台灣即將迎來的公投,有兩個案子是與能源選擇有關的,這挺有意思的。我常常羨慕瑞士,他們常常在公投,而且可以處理複雜的提案,例如,央行的黃金儲備比例限制、疫苗通行證,這需要很成熟理性、獨立思辨能力的公民社會。這次台灣的題目也需要自己做點功課,是有意義的提案。
兩年前看到過一段話,解答了心裡的一些疑問:「民主是手段,自由是目的。民主對立物是獨裁,自由對立物是極權。自由主義關心的是限制政府強制權力,而不論政府是民主還是非民主。民主解決問題是:誰應該行使公共權力。自由解決的問題是:公共權力的界限在哪裡,而不管誰去行使它。忽視對多數人權力的限制,會導致多數人暴政,進而摧毀民主制度本身。」
這一段話是對岸的知識份子寫出來的,有點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