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ESG投資布局》機殼廠展開轉型路,新能源車是新商機?

ESG投資布局》機殼廠展開轉型路,新能源車是新商機?
撰文: MoneyDJ/鄭盈芷     分類:ESG投資趨勢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1-12-02

機殼產業經歷去年鎧勝-KY下市、可成(2474)處份泰州廠,以及紅色供應鏈夾擊,今年在遠距需求撐腰、疫情影響漸緩,獲利結構大多較去年改善,鴻準(2354)為iPhone主要機殼供應商,也是唯一台灣供應商,近年持續遭受紅色供應鏈壓力,不過據了解,由於新加入陸廠良率不如預期,鴻準今年滲透率反而提升,華孚(6235)則在車用與3C都成長帶動下,今年前3季已轉虧為盈,可成未來3~5年內將非IT比重(含車用、5G、醫療)提升至雙位數。本文將說明廠商競爭優勢,以及未來營運機會。


可成在手銀彈充足,靜待投資機會浮現

 

機殼為高技術、資本密集產業,近年智慧型手機等終端產品價格停滯,成長進入高原期,機殼廠亟思轉型,可成去年完成處分泰州廠,企業規模大幅度瘦身,公司預計未來3~5年內將非IT比重提升至雙位數,而在新業務尚未發酵前,可成目前資本支出傾向保守,不過在充足現金撐腰下,公司承諾未來3年現金股利都不低於10元。

 

華孚新能源車佔比達37%,擴大馬鞍山生產佈局

 

華孚近年重心則轉往馬鞍山生產基地,華孚為全球少數具Thixomolding(半固態觸變成型)鎂鋁合金量產能力廠商,鎂鋁合金比鋁合金輕33%、比鋼輕78%,在汽車輕量化、以及顯示裝置大尺寸化趨勢下,華孚車用營收比重穩居7~8成,值得留意的是,華孚Q3新能源車佔比已達37%,較去年同期2成多有明顯提升。華孚馬鞍山一廠二期也已經投產,可望挹注明年營運動能,而因應新能源車業務成長,明年4月馬鞍山二廠將開始動工,預計明年底完工。

 

華孚車用訂單包括中央顯示器(CID)支架、儀表板支架、背光模組殼體、轉向器支架、遮陽簾支架、ECU(電子控制元件)殼體等。

 

華孚產品主要用在歐系中高階車款,並獲得美系電動車大廠青睞,而可成也切入美系電動車大廠,兩家廠商都以內裝為切入點,而低調布局車用領域多年的鴻準,瞄準的則是車體結構件,期望能透過鋁合金壓鑄一體化、輕量化技術,在即將起飛的新能源車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華孚擁Thixomolding量產技術,鴻準擁鋁壓鑄完整製程與規模優勢

 

華孚核心技術Thixomolding(半固態觸變成型)本來就是從車用產業發展出來,不過因成本較高,過去較少人採用,近年隨著車用輕量化與各種車用智慧顯示裝置需求成長,華孚車用佈局逐漸發酵。

 

鴻準則在鋁壓鑄方面擁有完整製程與規模優勢,鋁壓鑄除了可做到複雜成型,也堅固耐用性;另外,鴻準長期耕耘散熱領域,隨著5G、低軌衛星、汽車智慧化需求提升,鴻準散熱業務發展也具成長空間。

 

機殼廠業去年遭受紅色供應鏈狙擊,不過據了解,陸廠在良率與整體生產管理方面仍與台廠有一段差距,鴻準今年接單不差,不過目前較大不確定性仍在整體產業鏈供料不穩。

 

新能源車生產模式多元,進入門檻降低,不過仍需從個別投資規劃、成本考量與競爭等去選擇適合切入項目,相較於華孚、可成,鴻準的挑戰更大,考驗的則是集團新代工模式能否奏效;短期來看,紅色供應鏈在iPhone機殼供應雖不成熟,不過在美中貿易戰、雙供應鏈趨勢下,陸廠競爭持續加大,鴻準則將跟隨集團積極轉型的腳步。

 

延伸閱讀:

固態電池商Factorial宣布與賓士、斯泰蘭蒂斯合作

KPMG調查:純電車將在2030年拿下美中日過半市占

 

※本文授權自MoneyDJ理財網,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