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ESG就是企業競爭力!百億基金經理人:賺錢的公司,若G做不好,我一定會「處理」

ESG就是企業競爭力!百億基金經理人:賺錢的公司,若G做不好,我一定會「處理」
撰文: ESG數位編輯部     分類:ESG投資趨勢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1-07-13

在台股的基金市場裡,安聯台灣智慧基金連續十年績效超前,在2021年第一季的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中更是成績亮眼,不僅連續奪得五顆地球的成績,同時,基金報酬率高達12.95%,突出的表現,讓今年才36歲的基金經理人鐘安綾,多次拿到傑出基金「金鑽獎」的肯定。然而,台灣整體企業經營環境,面臨重大的ESG考驗:歐盟碳稅兩年之後實施、台灣整體綠色能源不足及國際大廠供應鏈對ESG要求越來越高,身為台股基金的企業經理人,ESG已經是逃不了的課題及挑戰。對於未來台灣企業的ESG挑戰,她看到什麼趨勢?如何將ESG的概念,放進她的投資組合?萬一投資組合中,在ESG表現上出現問題,手握百億資金的她,又會如何處置?以下是她對全球ESG大勢的看法:

 

Q:歐盟兩年以後,可能對進口商品徵收碳稅,不少台灣的製造業,都是碳排放大戶,如果真的實行,對台灣產業的競爭力,會不會產生很大的削弱?身為以投資台灣企業為主的基金經理人,你怎麼看這個趨勢,對台灣的影響?

 

A:ESG會變成一個公司很重要的競爭力,很多公司也承諾2050年達成碳中和或凈零的目標,逐漸成為一個企業的大架構,像NIKE或紡織業,他們有些產品的製程會有毒素產生,可能會排放到河流,毒死魚蝦,所以某程度也被認為是污染企業,但我有注意到Nike的供應鏈都有從ESG著手,他們的目標不是少排一點就好,而是真的認真在做這件事。我覺得第一,全球的大架構在往這個方向走,第二,獲利還是最重要的。其實最直接的動能來自於,這些品牌商還在嘗試,對供應鏈來說,拿不拿得到訂單很重要。只要客戶重視,就是競爭力。國際品牌大廠對於零碳排時程,訂在2030、2040、2050都有,越接近這個時間點,公司壓力越大,更彰顯公司的競爭力,當然對身處其供應鏈的台灣廠商,就會有程度不一的壓力。

 

Q:台灣雖然在2025年規劃了再生能源目標,綠電要佔總體發電量的20%,但目前企業界普遍有綠電不夠的擔憂,萬一綠電不夠,對台灣企業的競爭力,會不會是一項傷害?你在決定投資組合上,會把企業能否取得綠電這項因素,考慮進去?

 

A:現在台灣其實就已經是缺水、缺電的狀態,綠電的成長能不能完全支持台灣的需求?我想很難。政府從去年那麼認真推魚電共生來看,至少大家會有共識比例要拉高,其實中國的供給側改革它也是2030年要達到碳綜合的目標,他們極力發展風能,綠電準備好,才有底氣發展鋼鐵這類的高汙染產業。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至少大家都會有共識,就是綠能比例要慢慢拉高。

 

Q:台灣製造業多以代工為主,擠身國際大廠的供應鏈,是非常重要的事,很多國際大廠,對供應鏈上的廠商,都提出更嚴苛的綠能要求。像你曾經工作過的可成。你會不會擔心你投資組合內的公司,因綠電不足,而被踢出大廠供應鏈?

 

A:現在就已經缺水缺電,現在很難,對台灣來說是辛苦的,導致供應鏈很緊張。綠電總量都不夠,電力吃緊、外商回流,現在一定是緊張的,也會是公司內部競爭力的一部分,我們對此就是密切觀察。

 

Q:ESG實行很容易碰到兩難的時候,萬一你投資的公司碰到公司治理的問題,你會怎麼處理?

 

A:現階段,我最重視G,也就是公司治理,公司不能有掏空、勾結,或是對股價上下其手的狀況,這是最基本的。若我的持股有發生G的問題,我不會馬上賣,但它一定不會是長期的核心持股。去年3月,股市因新冠肺炎疫情崩跌為例,當時那種狀況,你的反射動作,一定是先出脫G最差的公司,而市場反轉時,最強的,往往就是G表現好的公司。

 

Q:根據2021年3月份的公開資料,台灣智慧基金的組合中,有4.74%國巨持股,是前五名的持股,但今周刊1266期報導,國巨在員工配股時,讓一些對公司貢獻相對比較多的工友及司機,認購相對較多的員工認股(詳見:基層員工竟能出資1.8億元認股?保全、司機全都來!國巨認股背後的真相),這似乎有違反公司治理的做法…

 

A:其實媒體是有影響力的,我也是看了報導才注意到的,我不會馬上砍,因為電子產業熱,一定會漲到它,但我會慢慢釋出。這就是主動型基金的好處,一有狀況,我們可以動態調整。當然,這中間一定有取捨(trade off),我必須做出決定,假如我覺得這公司有操弄,對報酬的期待就會下調,可能賺個「便當錢」就走了。你可以看一下,到了4月底,我的主要投資組合中,已經沒有國巨了。

 

Q:你出脫國巨時,會很掙扎嗎?公司有開會討論?

 

A:我買國巨也不是買被動元件漲價,是買電動車的車用。三年前國巨大漲,安聯在2020年就開始研究國巨,到了9月國巨股價還在噴,但就像我剛講的,如果G有狀況就會調整。內部對此看法很一致,這也是主動基金的優點,我們看到有狀況,就能動態進行調整。


 

Q:你真的認為,ESG可以變成一家公司的競爭力嗎?你會擔心因為落實ESG,會讓成本增加嗎?

 

A:ESG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對不同的產業,定義有鬆有緊,例如,鋼鐵產業的本質碳排放就比較高,若ESG標準訂太高,就不公平,如果他們的碳排,是往逐年減少的方向走,在我看來,就是ESG合規的公司。但有些事情,是沒有妥協空間的,例如:如果公司有排放汙水問題,這是重大環保事件,我一定會處理。我買一檔股票,成長性和ESG的比重,目前是抓8:2,我希望這個比重,未來ESG成分會越來越高。其實ESG可以帶動獲利,碳中和就是最大的議題,去年太陽能飆起來,那一段就是證明,ESG是真的會反應在獲利上的。

 

Q:最近不少法人機構都強調「股東行動主義」,國泰曾經與鴻海交流其ESG上的策略及執行,並發生了正面的影響,安聯會這樣做嗎?

 

A:若以國際標準來看,安聯集團的投票參與率不低,我們表達不同意見的比例是很高的,而且這個行動是積極的,投票行為也會反應出來。如果有看到高污染或排碳,我們確實有股東用一些積極的行為去表達,而不僅僅是看財報數字上好看而已,可以有一些作為的。各地文化與法規,有不同的做法,台灣的公司治理文化、整個市場的教育,跟歐美不一樣,以往主管單位不希望投資法人機構介入太深,如果台灣整體環境轉變,我們當然也會隨之調整。我認為,當基金規模越大,影響力當然越大,你可以用持股去發揮這個影響力。這是一種良善的溝通,有這東西(ESG)會增加國際好感,漸漸變成一個標配。我們在投反對票之前會先溝通,台灣的文化不會那麼直接(笑),現在是萌芽的過程,但我覺得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善意的。

資料來源:全球五十強永續基金(安聯台灣智慧基金)

資料來源:全球五十強永續基金(安聯台灣智慧基金)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