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卡達雖然面積僅11521平方公里,但國土有一半是天然氣田,而且是石油大國,石油儲量在全球位列第13位;其人口不到300萬人,人均GDP卻高達7萬美元。
但超富的卡達近年卻爆出許多爭議,包括被國際團體指控連續侵犯了同性戀者及性別少數(LGBTQ)人權外,更有賄賂才取得主辦權、剝削移工、造成大批工人傷亡的負面形象,這些都是卡達急欲借主辦世足賽「翻轉形象」的原因。
此外,卡達是第一個舉辦世足賽的阿拉伯國家,這讓不到300萬人口的卡達可以登上世界版圖,搶下一個月「天天攻頭版與電視、網路」的全球曝光率,最終寄望能促進該國旅遊業、外貿和投資。更進一步還能在阿拉伯世界的地緣政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 Ecuador take the points in our first game at #Qatar2022! @adidasfootball | #FIFAWorldCup
— FIFA World Cup (@FIFAWorldCup) November 20, 2022
卡達2,290億美元支出怎麼來的?
卡達為了世足賽據稱斥資2,290億美元相關支出是怎麼來的?外界難窺全貌,只知有不超過100億美元用於建造七座體育場並翻新一座體育場;其餘用於交通、酒店、電信和安全基礎設施,包括360億美元用於大多哈區的地鐵系統、新機場、廣泛的道路建設和100多家酒店等。
此外,卡達必須承擔相當一部分安全成本(很可能超過10億美元)以及各種比賽前後的營運成本。
就以2,290億美元計算,卡達2022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約為1,800億美元。他們在2010年取得世足賽主辦權以來,平均每年花費183億美元,占其GDP的10%以上。
2,290億美元與世足賽相關投資不少對卡達發展會有長期貢獻,但也不乏無關緊要的。例如,連接多哈兩側兩個體育場的地鐵或高速公路。
況且,在比賽結束後,管理成本將繼續增加。部分體育場館計劃拆除並運往其他地方。保留下來的體育場和其他建築物每年將需要數百萬美元的營運和維護支出。這些建築將繼續占據寶貴的地段,為容納世足賽遊客而興建的酒店大多也會被閒置。
以巴西為例,為主辦2014年世足賽,總共斥資116億美元。如今,曾為當年開幕賽場地、在巴西里亞斥資10億美元興建的加林查體育場,竟成了公車停車場。
登上世界版圖的兩刃劍
在收入方面,卡達預計有120萬世足賽遊客,假設每位遊客平均停留四天,每天花費300美元。且是在正常旅遊和商務旅行不會受到排擠、更高價格和安全問題等負面影響下。根據這些假設,卡達將獲得15.6億美元的收入。當然,觀光之外的效益會更顯著。譬如,2018世足賽為主辦國俄羅斯創造的經濟效益即多達150億美元。
「軟實力」成長和長期經濟利益之說的問題在於,走上世界舞台是一條雙向路。卡達先前贏得很多版面,卻大部分都不是正面的。除了透賄賂傳聞外,最受詬病的還包括數萬名外國移工受到剝削的爭議。
據估計,來自印度、孟加拉、尼泊爾和菲律賓等國家的30,000 名外籍勞工投入世足賽建設。而英國《衛報》引用卡達大使館提供的統計指出,自卡達2010年贏得世足賽主辦權以來,已有6,500 名工人在當地死亡。
國際特赦組織2016年首次公布卡達種種侵犯人權的行為。大約170萬移工占卡達勞動力總數的90%,幾乎所有這些人的工資都過低,生活和工作條件也低於標準。
卡達能否透過世足賽程的大量曝光「翻轉形象」仍在未定之天,但就經濟效益看,砸下2,290億美元的開支,專家評估對卡達的經濟發展恐怕弊大於利。尤其過度投入於碁礎設施和場館,未來除了處處留下閒置設施外,累積出的龐大債務恐成30天後的另一個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