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製造業永遠填不滿的人力缺口!年輕人不接棒,老師傅的技能如何傳承下去?

製造業永遠填不滿的人力缺口!年輕人不接棒,老師傅的技能如何傳承下去?
撰文: 科技報橘/林羽彤     分類:SDGs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2-02-15

由於技職體系缺失,製造業人才斷層情況嚴重,台灣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在 2021 年高達 24.8 萬個,其中,就屬製造業缺工問題最嚴重,職缺數多達 9.1 萬,占全體 36.5%。

而整體製造業會面臨這種窘況,絕不止於短期現象,更會形成長期趨勢。

嬰兒潮時代任職中位數年資為 15 年

 

根據外媒指出,嬰兒潮時代走過了 40 年的職業生涯,平均只會換 3 名僱主,他們在退休前的上一份工作中,任職中位數年資為 15 年,而 40 歲以下的勞工與他們相比就少了許多,只有 2.4 年,更不用說 Z 世代的年輕人,一份工作平均只停留了 1 年之多。

 

也因此,嬰兒潮時代的老師傅通常會在完整傳授完經驗前就離開產業,專業技能也就無法被延續下去,無論前輩傳授的意願是否存在,兩世代就業無法重疊的時間,更會加深這種問題。

 

疫情加速問題發展

 

根據 2018 年的一項調查顯示,57 %的嬰兒潮員工在離職前無法完整將自身的工作經驗分享給下一個世代的勞工。

 

且幾十年來,製造業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而由於疫情的加速才又一次將這個問題搬到檯面上。那麼,我們應該要做些什麼把損害降到最低呢?

 

完整紀錄工作技能

 

要讓沒有經驗的機器操作員知道工作流程及快速銜接上工作軌道,就需要有系統的流程文件,因此請現有員工花點時間更新工作流程,無論是用錄製影片、書面文件或者是照片說明等方式,都可以作為累積專業知識的資料庫。

 

甚至考慮到未來員工也會需要此類資訊,將有效資料上傳到雲端,建構數位資料也是很好的方法。

 

建立互動式障礙排除

 

讓老師傅在退休前策劃和管理一些不太正式的知識,在製造業當中,有些工作上的問題是需要預測和事先主動排除的,而這也是製造業人才依照自身經驗去累積起來的技能,但要如何將這些長年的工作經驗變成一套有結構性的知識則是一項非常艱困的挑戰,以下是專家提供的幾項要點或許能帶給公司一些效用:

 

首先可以在非正式的午餐或者輕鬆的會議上,將老師傅與經驗較少的同行聚集在一起,讓有經驗的前輩可以在談話當中有機會傳授他所擁有的資源,再來是若舉行線上會議讓產業中有經驗的員工來解惑甚至保留會議的書面記錄,則會對於產業在技能延續方面有所幫助。

 

讓有經驗的人輔導新員工

 

有經驗的員工與無經驗員工一對一的協同工作,會讓公司整體效能大大提升,不過由於現今 Z 世代的員工會偏好使用數位技術,因此在培訓中,使用嵌入式影片、模組化內容甚至人工智慧,會比要他們只坐在會議室裡聽著一些指導方針還要來得有效用。

 

30 年來最嚴峻的缺工危機

 

台灣目前面臨了 30 年來最嚴峻的缺工危機,且這種趨勢還尚未看到盡頭,製造業更無法完全補足人力問題的大缺口,但若運用有效的技術規劃絕對可以減輕公司的一些負擔,讓勞動力吃緊的延燒情況能逐漸復甦。

 

延伸閱讀:

員工狂跳槽、人力需求永遠填不滿!老闆還會對員工說「不爽不要做」嗎?

人資留才大秘笈!台灣製造業別只想著加薪,人才心裡更注重「這些」

 

※本文授權自科技報橘,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