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拼地熱發電裝置容量
論壇開幕由行政院院長陳建仁以錄影致詞,全台整體地熱設置量已達到 7.29MW,去年完成「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明確並簡化地熱開發行政程序,以加速審查效率。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致詞表示,全球再生能源發展,用一個字來說,就是「快」,加速、加速、再加速。台灣在再生能源領域已快速發展出光電、風電,下階段的重心要著重發展屬於基載電力的地熱發電,預計2025年,正在開發中的60MW中至少要有20MW進入商轉,2030年能放大10倍變成200MW,2040年再放大10倍變成2GW,到了2050年再達成6GW的目標。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翻攝地熱發電單一服務窗口YT
經濟部能源署組長林文信則在政策說明時表示,初估淺層地熱資源大約有1GW,深度超過三公里的深層地熱,約有40GW,希望2030年之後能加速開發深層地熱。
曾文生表示,全台已有24處地熱電廠在陸續運轉、開發中,主要區域,主要區域包括大屯山區、宜蘭清水、仁澤、土場,花蓮瑞穗、台東紅葉、知本、金崙等,裝置容量約有60MW;立法院新會期的目標就是完善地熱相關法規,最終達成2050地熱發電裝置容量6GW的目標。
台灣地熱潛能。經濟部提供
土地取得有困境,經濟部擬修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能源署今年1月已預告地熱專章子法,包括加速行政審查程序、強化地熱電廠管理,由中央聯合審查,並給予20年水權年限,但土地取得仍有開發限制,下一階段將啟動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賦予地熱電廠開發權利。
林文信表示,目前發現,地熱管線經過私有土地時要如何取得使用權,由於國內諸多土地相關法規,如國土計畫法、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森林法、國家公園法等對於每筆土地開發都有其限制、要求,因此經濟部擬再次啟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賦予地熱電廠開發權利,盼能突破一些不必要的法規限制,來加速地熱開發。目前已在做修法的跨部會溝通,但需要產、學界一同凝聚共識後,啟動修法才會水到渠成。
台灣地熱的高溫廊道在哪?
曾文生說,除了很多前期探勘工作以外,技術、資金、政府支持等都是重要元素。
近年除了「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訂定地熱專章簡化程序,業者不敢貿然投入地熱的主因是,地熱發電前期探勘成本非常高。
因此於獎勵面上,經濟部躉購費率區分裝置容量級距,延續階梯式費率機制,導入「前高後低」機制,讓業者前期投入成本能夠被快速分攤,每一申請案獎勵金總額百分之五十,獎勵分攤業者探勘風險,也會設立單一窗口服務探勘費用。
對於台灣地熱勘探進展,經濟部地質礦產管理署進一步指出,在花東縱谷變質岩區和西南部山麓,面積最廣大的是中央山脈東側花東縱谷及台東海岸,屬於造山作用形成的地熱,地質界稱為「地熱的高溫廊道」。
台灣地熱探勘。經濟部提供
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則表示,在增加再生能源上,中油有兩大主軸氫氣與地熱,而中油因為擁有鑽井團隊、設備、技術等,可以在地熱領域扮演領頭羊,近年已經跟台電、中研院、工研院、台泥、SLB(施蘭卜吉)等合作。
李順欽說,中油發展地熱有3大策略,「從探勘、到發電」、「先獨資、後合資」及「先研發、後試產」等,去年已跟台電在宜蘭仁澤合作,完成0.84MW示範電廠,今年、明兩年中油在土場將完成4MW與5MW的地熱,未來從淺層到深層。
中油董事長李順欽。翻攝地熱發電單一服務窗口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