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輝能桃科GW級電池廠啟用:支援快充、目標打造符合電動車需求的固態電池

輝能桃科廠開幕!執行長楊思枬:2030年將成全球最大次世代電池供應商
撰文: 吳筱雯     分類:其他綠能     圖檔來源:劉咸昌 日期:2024-01-23

固態電池新創業者輝能執行長楊思枬表示,2028年輝能的固態電芯成本低於傳統液態電池,預計在2030至2032年間,輝能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次世代電池供應商,然而,當問及輝能固態電池在電動車滲透率預估時,他僅以2030年固態電池在整體鋰電池市場滲透率達7%時,輝能在固態電池的市佔率可望達35至40%。

輝能週二(1/23)舉行桃科廠開幕典禮,重要供應商如Arkema、FEV都派代表出席,由於輝能正在進行F輪募資,現場也有眾多VC、銀行界人士參與。不過,原定出席的重要投資人、越南Vinfast集團代表,號稱因病未出席,另一個大股東賓士則一開始就沒有規劃代表現身。

 

與輝能既有的中壢廠不同,桃科廠定位在量產示範線、產線為G2世代,目標就是打造符合電動車需求的固態電池,初期年產能規劃為0.5GWh,相當於一年產量能夠供應數千台電動車電池所需,未來則規劃將年產能逐步放大至1.5GWh,至於法國登克爾克廠除了電動車之外,也會包括非電動車應用,如工業用載具、工具機等。

 

楊思枬表示,輝能的固態電池主要製程只有13道、比傳統液態鋰電池的17道精簡,後段組裝也省去共四個步驟、省下時間與機構件的強度需求,加上能量密度能夠隨著技術迭代而持續上升、成本也能因為技術迭代而不斷下降,他因此樂觀預期,當輝能進入G3.5世代的產線時,資本支出便與目前現有歐洲液態鋰電池差不多,都落在每個GW約1.4億美元左右,2028年輝能固態電池的電芯成本有機會低於液態電池,至2030~2032年,輝能固態電池每度電成本可望降低至100美元。

 

輝能積極投入電動車用固態電池的開發,而且賓士也在2022年宣布投資輝能1億歐元,可是日前賓士技術長Markus Schafer表示,傳統鋰電池技術持續提升,在能量密度、成本控制都跟上固態電池,固態電池對與電動車的發展,可能並非必要。

 

對此楊思枬強調,這是chafer針對業界現況的觀察、並非指涉單一公司,而且,傳統鋰電池依舊無法跟上固態電池的安全性,而在能量密度的提高上,液態電池仍有機會,然而液態電池若要顧及time to market,能量密度很難不做妥協,成為液態電池的灰色地帶,相較之下,輝能的固態電池在能量密度上沒有模糊空間,「我相信我們在量產性、成本性、可擴充性、商用性上,都能符合賓士的要求。」

 

他進一步指出,次世代電池的另一個關鍵是能不能支援快充,輝能現在的產品能夠做到,只用20分鐘就從10%充到80%,而且,輝能的產品已經通過八百次的充放電循環考驗,次數也超過傳統鋰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