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別讓ESG目標淪為口號!」和碩童子賢:對綠能抱7分希望3分悲觀,「它」才是終極解方

「別讓ESG目標淪為口號!」和碩童子賢:對綠能抱7分希望3分悲觀,「它」才是終極解方
撰文: 財訊 文/楊喻斐     分類:其他綠能     圖檔來源:財訊雙週刊 日期:2023-02-12

根據《財訊》報導,全球正迎向綠能轉型的浪頭上,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若不能將核能列為綠能,綠能永遠只是輔助角色,ESG的目標也都將淪為口號。

 

《財訊》報導指出,50年前,全球爆發第1次石油危機,石油飆漲衝擊全球經濟。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石油雖仍是最重要的能源,但影響力已大不如前,未來能源領域若能創造新財富,一定是新能源新科技。惟面對全球綠能發展,他抱著「7分期望帶3分悲觀」的態度,坦言挑戰非常大,目前只能期待核能上的技術突破,才能真正做到「大量、廉價、穩定」的電力供應,而且不會排碳。

 

童子賢提醒,他對《財訊》表示,近兩年矽谷新創事業中最吸金的項目之一,就是包含核融合研究的新創公司,這是一場能源科技中的尋寶過程,上看4兆美元的發電產業,若是核融合技術成功就成為人類文明的終極聖杯,而且「得聖杯者得天下」。他建議台灣應與全球一致,重新探討核能發電的可行性,「除非核能也被視為綠能,否則綠能前途將蒙上陰影。」以下為專訪紀要:

 

趨勢 新能源新科技才能創造財富

 

問:1973年全球發生第1次石油危機,至今已50年,如何看待石油在能源市場的影響性?

 

答:我認為當前不會有石油危機,雖然2022年5月因為俄烏戰爭使得石油漲價到每桶120美元,但曇花一現隨即跌回每桶80美元。回顧1973年第1次、1990年代第3次石油危機之間,是石油的黃金年代,那時石油從1桶3美元漲到50美元,使得產油國成暴發戶。相較起來,後面30年物價都持續上漲,但是石油卻漲得不多;21世紀油價算是低迷,產油國家財富都相對縮水。

 

20世紀石油危機年代,石油占比曾達到全球GDP的10%以上,油價暴漲造成很多國家經濟衰退。但目前全球1天消費9300萬桶石油,以WTI西德州原油價格1桶80美元換算,1年的石油產值約在2.8兆美元,占聯合國統計全球的GDP 88兆美元占比不過3.2%左右,影響力已大不如前。

 

我認為真正的因素是,近30年來全球財富有了新的模式,這是一種典範轉移。高科技的微軟、谷歌、蘋果、特斯拉、亞馬遜、阿里巴巴、抖音,這些科技公司獲利豐厚,但是都與石油及其副產品沒有直接關係。未來能源領域若能創造新財富,一定是新能源新科技,而不是靠原始挖礦挖石油的方式致富。

 

問:全球淨零碳排帶動新能源如綠能需求,究竟可行性與挑戰有多大?

 

答:綠能希望「有能源,但不排碳」是一種完美期待,卻可大膽猜想目標是很難達成,而且成本甚高,前途帶著3分黯淡悲觀。如此批評綠能前途好像唱反調,但我們需要冷靜的實事求是。

 

有一點必須理解,暖化危機是全球共同面對的議題,但是像台灣、新加坡、荷蘭這樣領土狹小的國家會面對更多困難,因為發展綠能需要更廣大的國土,才比較容易達成目標。以台大森林所與農委會的「種樹救環境」資料試算,台灣當前的生活與工業生產碳排放量,需要6.5個台灣面積來種樹才能夠平衡,根本是不可能任務。發展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其實也需要很大的國土面積,更不要講太陽能板的「種電」其實遮住農田是會牴觸糧食生產,潛在著糧食生產危機。

 

 

綠能的現實限制是不夠「大量、廉價、穩定」,因此仍難以取代石化燃料。夜間無陽光所以太陽能板無法發電、風力受限於春夏秋冬季節變化,水力發電需仰賴建築水壩與穩定降雨。此外,當前很少去顧及綠能的後遺症,例如太陽能板使用壽命至多30年,屆時廢棄太陽能板的回收與汙染環境,都是大問題。地球暖化議題已經迫在眉睫,狹義的光電、水電、風電來得及扮演能源解決方案嗎?

 

方向 朝小型化及安全化發展核能

 

問:既然現有綠能的挑戰很大,你覺得何者有機會成為最佳解決方案?

 

答:再看常被提及的氫能、生質燃料與核能發電。氫的燃燒確實只產生水而不排放二氧化碳,這是很大優點,但只要詢問「氫從哪裡來?」就指出了氫能的致命傷。因為氫能不是一次能源,且供應量不足。氫的產生過程可以拿水電解以分離產生氫與氧,但這只是在「轉換」能源,而非「生產」能源,轉換過程又會損耗能源效率。

 

至於生質能源的主要問題,是它仍然會排放二氧化碳,而且如果以玉米與黃豆為原料,更會和全球糧食生產牴觸而產生矛盾,所以生質能源與氫能都不是好方案。

 

核能是最有可能不排碳的發電選項。雖然舊有的核能發電廠的核能汙染與毀滅環境的潛在威脅令人擔憂,核廢料如何儲藏也讓人頭痛;但若科技研發的持續投入若讓核能可以達到「小型化、安全化、社區化」,可能成為拯救地球暖化的「終極答案」,因為核能可以做到「大量、廉價、穩定」的電力供應,而且不會排碳。

 

問:核汙染與廢料問題至今仍難以解決,為何你認為核能有機會是終極解方?

 

答:科技在過去30年來進步神速,唯有核能科技50年如一日,在安全與效率卻沒有太大進展;這是因為過往石化燃料太過便宜、太有效率的商業制度使然,並非核能技術不會進步。

 

舉例來說,航空工業在萌芽初期飛機失事空難頻傳,但是從1960年至今超過60年,失事率已經降低1000倍了。這是被1年價值1兆美元的商機驅動著去改善的。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在機師培訓、維修制度上,最終贏得「坐飛機比坐摩托車更安全」的口碑。航空公司贏得龐大產值與利潤,而科技進步也誘導飛機製造公司更願意投資,研究如何防止金屬疲乏與提升引擎安全係數,這使得飛航更安全。為何航空產業能改善,而核能發電產業卻不能改善呢?

 

當前的火力發電無論燃油、燃氣、燃煤都是大量排碳,防止地球暖化的需求使得「無碳發電」成為明確目標。而發電產業產值龐大,全球1年有超過3兆美元的發電產值,而經濟發展使得新興地區如印度與東南亞國家用電節節上升,未來全球發電產值更上看4兆美元。有了產值,也有清楚目標,就有機會投入更多經費去研究更安全、更小型的核能發電。

 

目標 核融合可能成為人類終極聖杯

 

問:目前全球核能技術進展如何?到底可行性有多高?

 

答:新一代核能除了「小型化、安全化、社區化」的研究方向,另有更極致的「核融合」技術在等待突破。核融合發電是使用重水(含氚與氘)作為材料,不是使用傳統核分裂技術的鈾棒作為材料,卻可以釋放比舊式核分裂更大的能量、產生更少的核廢料。樂觀的科學家甚至認為,海洋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燃料。不過,核融合技術已經研究了70年,至今仍期待技術突破。

 

太陽在天空已經發光發熱燃燒了45億年,它的能源就是來自「核融合」。資料顯示,最近兩年矽谷新創事業中最吸金的項目,正包含了核融合研究的新創公司,這是一場能源科技中的尋寶過程,上看4兆美元的發電產業,若是核融合技術成功,將成為人類文明的終極聖杯,而且「得聖杯者得天下」。

 

科技成功駕馭核融合發電之日,全球發電產業也能進入「有發電、不排碳」最高境界。而且海水提煉重水取之不盡,才能夠支持日漸崛起的電動車產業,也能夠支持高度用電的半導體製造產業,甚至前面被我稱為電解過程極為耗電的氫能產業,都能起死回生,甚至可以平衡石油枯竭之後的能源需求。

 

在核融合技術成功之前,更務實的看待當前核能發電技術的改善(更安全、更小型的核能發電)仍然是綠能重要的選項之一。歐盟在2022年一直在辯論是否要將核能列為綠能,台灣必須持續關注這項科技與趨勢。

 

問:如何看待台灣能源轉型的挑戰?對於政府有什麼建議?

 

答:台灣應對於核能物理與科技持續投入研究,最近也向國科會吳政忠主委當面提過。台灣的能源困難是無分政黨的。若一直迴避核能,光靠綠能不可能替世界解開能源問題,也不可能替台灣解決能源轉型。

 

務實 解決缺電事實不能沒有核電

 

根據2022年統計,全球發電中已經有39%是不排碳的發電,其中傳統綠能(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只占10%,也就是說剩餘的29%的不排碳的發電幾乎都倚賴核能,可以看出若是完全排斥核能,對抗地球暖化的前景堪憂。

 

台灣目前最為倚賴的產業是半導體,必須有穩健的供電做基礎。我們目前大量使用天然氣發電,是這個階段的正確選擇;但是理性思考是必須考慮讓核能當救援投手作為綠能選項,否則牛棚空虛,台灣會一直處在缺電的陰影下。

 

執政當局不必違反初心馬上恢復大量核能發電,但是必須轉換心態,勿只顧握著神主牌。必須在學術界、科技界播下種子,投入足夠的經費持續研究核能,以保持全球最新的核能科研水準,以免歐盟、美、日等主流國家承認核能為綠能之日,台灣卻掉隊落在全球趨勢之後。…(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78期)

 

延伸閱讀:

為什麼台積電大漲,英特爾大跌?同樣面對產業逆風 兩大龍頭法說會後兩樣情的背後關鍵

林修銘:留不住好公司,就是對我最大的指責!新董座奔走融入新創圈 證交所老店跟著動起來

歷經飯店燒錢、旗艦店遭解約收回風暴... 吳旻潔:誠品生活,已經不一樣了

台灣篇》2022年關鍵字是「漲」!外食購物都心酸...台灣人荷包消風,減法過活類躺平

日本篇》2022年代表字是「戰」!拚生活也拚健康 日本大吹懷舊風,助眠商品賣到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