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花了180億搞這一家公司,還要被大家在那邊講一些543」張國煒揭星宇辛酸史:我的人生很辛苦

「花了180億搞這一家公司,還要被大家在那邊講一些543」張國煒揭星宇辛酸史:我的人生很辛苦
撰文: 數位時代/採訪中心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 YouTube木曜4超玩 日期:2023-06-28

YouTube節目《木曜4超玩》先前邀請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參與,與主持人一同到馬來西亞檳城遊玩。節目中K董展現他的親民魅力回答問題,像是怎麼選擇航線、為何星宇要有頭等艙,揭開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秘辛,更自嘲「過得很辛苦」、「我不是企業家,是做工的人」。

星宇怎麼選擇航線,K董超誠實:要賺錢

 

此次節目拍攝於華人眾多的馬來西亞檳城,星宇航空也有航班直達。主持人邰智源問道,怎麼選擇要開什麼航線?為什麼會選擇檳城?怎麼評估?

 

K董首先超誠實回答道,最重要就是要看會不會賺錢,還有競爭對手越少越好,「不要以卵擊石,『細漢』的要找地方去」。他也笑說,有時候「細漢」的也會碰到被欺負狀況,只能默默吞忍。

 

你可能也想看:

「精品航空」形象重創!他點出星宇這弱點「幾乎沒有犯錯空間」:華航長榮不會搞到不可收拾

【圖解】張國煒交出漂亮成績單!星宇去年營收翻3倍,K董怎麼做到的?機隊、航點佈局一次看

 

延續航點的問題,馬來西亞的人口中有許多印度裔,印度也即將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張國煒認為也是很適合設立航點的地方,不過還是要看實際情況,因為在台灣的印度人不多。

 

不過也必須考慮到轉機的商機,「不能以台灣為基礎,那應該一家(航空公司)就差不多了,因為台灣才2300萬人,實際上常在旅行的只有1000多萬人」。張國煒舉例,像是香港的國泰航空或是新加坡航空,根據地其實都比台灣小,但是(轉機)生意都做得很蓬勃,要用這樣的角度去看市場,才知道市場會有多大

 

「細節控」張國煒:我的人生很辛苦

 

星宇過去除了張國煒這個活招牌外,也主打軟性服務、細節設計等行銷賣點,而頭等艙就是展現極致服務的舞台。節目工作人員好奇詢問,為何會有頭等艙的構想?

 

張國煒指出,坦白講不是為了要賣頭等艙而設立頭等艙,「重點在於告訴大家『我有』,很多比較高檔、精品的供應商,例如酒類或是魚子醬,廠商會非常在乎有沒有頭等艙,才願意供給商品,「因為他們很在乎商品供應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面、被定位在什麼等級」。就算是97%接近頭等艙的商務艙,不管是「Business+」、「Premium Business」,但不是頭等艙就不是頭等艙。

 

另一方面,因為星宇是一家很新的航空公司,外界也會看它擁有哪些艙等,去定義這家公司。

 

但是,有些頭等艙的設計做得很漂亮、很浮誇,甚至有床可以平躺,但張國煒坦言,最終還是要考量市場規模、飛機大小以及機上動線等問題,而且需要經過撞擊測試,過程中會花很多的時間與金錢,像星宇這樣新成立的公司,不可能這樣去花錢,「更重要的是我們有(頭等艙),對真正有需求的人,我們提供得出來」。

 

星宇先前也主打非常注重細節,甚至座椅材質、顏色等,都是由張國煒親自選擇的,他也自嘲,很多東西旅客也不是很在乎,大家都會覺得,就隨意用一用就好了,「但我是處女座A型,我就非常care,所以我的人生過得很辛苦」。

 

星宇航空頭等艙。來源:星宇航空 STARLUX Airlines FB

 

剛開航強碰疫情,張國煒:用剃光頭心態面對

 

星宇航空於2020年1月開航,原先期盼著可以開始「起飛」,沒想到馬上碰到顛覆全球的疫情,國界封鎖長達3年。張國煒提到,他在航空業已有20幾年的經驗,也碰過2003年的SARS疫情,原本以為3個月就能結束,最後竟熬了3年。主持人邰智源比喻,「那時候你頭都洗下去了,你怎麼打理髮型?」張國煒也幽默回應,「我就當自己剃光頭了」。

 

對於持續做航空業以及成立星宇的初衷,張國煒提到,主要還是因為自己有熱情、有興趣,當時政府有關單位也有詢問他要不要接手復興航空,但考慮到財務比較複雜,還不如成立一家新的,星宇航空就這樣誕生了。

 

他提到,父親張榮發也是很愛台灣、很本土,當時與王永慶是台灣兩大產業的代表,兩人對台灣都非常有感情,所以他也想著為台灣做一些事情,「那時候在老東家無法發揮了,就想著成立一家新的,而且要把質感整個提升,大家有競爭才會互相進步,這也是台灣人的福氣。」

 

張國煒更非常坦白說,他大可不必做這些辛苦事,日子也可以過得很好,「我花了180億,搞這一家公司,我180億可以放在銀行生利息,請大家都來服侍我,而不是我去服侍人家,還要被大家在那邊罵我,在那邊講一些543。」

 

節目最後,邰智源感謝「台灣企業家」張國煒能上節目同樂,K董也不忘在吐槽一句「我們是做工的啦,不是企業家」。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