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爭端加速兩國產業脫鉤,地緣政治風險急遽升溫,加上疫情一度衝擊各國商務往來、斷鏈危機湧現,均加快半導體供應鏈重組的步伐。尤其,台灣晶圓代工在全球擁有高市佔率,大國體認到晶片短缺對在地產業影響甚劇,自是不能讓「戰略物資」的主導權掌握他國手中,讓晶片拉回本土製造成為勢在必行的目標。
其中,站在風口浪尖的台積電,更是各國積極招攬設廠的首要對象,近期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鬆口證實,在5奈米之後,台積電會到美國設立3奈米產線,雖尚未完全敲定,但也差不多了,這代表在美投資將依循N-1模式(以台灣最先進製程的前一代為主)。
其他地區部分,台積日本廠照計畫進行中,初期規劃28/22奈米為主,預計2024年量產,並計畫進一步導入16/12奈米製程。歐洲部分雖未有明確時間表,但設備商透露,台積電預計在德國設廠,目前規劃建置28奈米產線,恰可滿足當地車用需求。
有悲觀人士認為,赴美、日生產條件不比台灣來得有優勢,營運成本勢必會增加,加上這幾年台積電進入資本支出高峰期,恐衝擊公司獲利能力。另有分析師持不同看法,儘管海外建廠會導致成本墊高,但台積電具備議價能力、先進製程技術領先、高市占等優勢,仍可支撐長期獲利成長目標,且擴大海外產能還有以下四個好處:
一、 分散政治風險
分析師指出,地緣政治風險已不可逆,台積電先到美國設置5奈米廠,可吻合客戶分散供應鏈、再地採購需求,對於台積電本身也是降低政治風險。相較於剛進入量產、還處於學習曲線階段的3奈米,5奈米更具備即戰力。即便部分產能移轉到海外,但台積電在海外晶圓廠的接單仍握在手中,不管在哪裡生產,終將反映在公司整體業績表現之上。
據業界推估,考量建廠時程、5奈米運作上軌道需要一段時間,台積電在美國的3奈米廠,預計2025~2026年之間投產,初期月產能規劃應會落在2萬片,主要係2萬片才達到基本的經濟規模。屆時,台積電2奈米已量產,並沒有違背台積電將主要生產、先進製程研發基地根留台灣的營運方針。
二、吸納他國半導體技術
台積電到海外設立據點,除舒緩地緣政治風險外,還有吸納其他國家半導體先進技術的好處。例如,日本雖然晶圓製造較弱,但材料方面很強大,雙方透過在日本茨城縣設立3DIC研究中心,可以讓技術層次更為提升,之後在海外設立其他的共同研發中心,並非全無機會。
再者,台積電也可透過跟當地企業合資方式降低一些風險,像是台積電與Sony、Denso等大廠在日本熊本打造28/22奈米廠,並規劃拓展到16/12奈米製程。業界認為,未來台積電到歐洲設廠,也不排除會仿照跟日本相似的合作方式。
三、降低對其他產業資源排擠效應
台積電未來要持續壯大營運規模,必須持續推進先進製程並擴充產能,台灣雖小而精實,但資源確實相對有限,也因此不時會聽到,其他產業關於水電、土地、勞工全被台積電吸走的抱怨聲浪。若台積電將部分產能分散到海外,或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對其他產業、企業的資源排擠效應。
四、網羅國際人才
針對台積電海外建廠,當地員工是否能融入「台積文化」,也是市場熱烈關注的話題之一。目前台積電碩博士員工占公司員工總數比重近半,比例相當之高,台灣員工不只學歷高,還很勤奮,晶圓廠量產需要大量高階技術人員輪班顧機台,美國員工是否可以適應這樣的運作方式、文化差異性都是難題。
不過,台積電已躋身全球大企業,但相較於其他國際大型企業,公司內部海外人才比例相對較低。因此,透過各個投資案,確實能為公司納入更多國際人才,這也是引領公司走向更高端技術的必經之路,以確保產業領先地位屹立不搖。
整體來看,台積電到海外生產成本確實會增加不少,但這是通盤權衡利弊後的最佳決策,雖會帶來更多挑戰,但在多重優勢補強下,仍有望一一化解。展望2023年,半導體持續進行庫存調整,加上淡季因素干擾,台積電明年上半年稼動率料將下滑,惟下半年有望重新迎來旺季效應,全年業績仍可符合公司預期成長目標。
延伸閱讀:
※本文授權自MoneyDJ理財網,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