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鴻海超過二十年的楊應超指出,鴻海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找不到下一個成長的動力」,積極投入電動車、進行各種跨領域併購,都是為了能找到營收突圍的破口。
楊應超分析,一家公司的業績成長大致有四種方式:首先是同樣的產品、增加銷量。再者,則是同樣的產品、藉由垂直整合掌握更多的零組件接單量,盡可能把一套產品的商機「從魚頭吃到魚尾」。第三種方式,是善用「議價能力」,透過產品漲價來增加公司的營收與獲利。
這部分,他特別以台積電為例,強調台積電目前在半導體高階製程部分仍算掌握「獨門生意」,每年營收成長也在二○%左右,「那麼,資本市場就會給予較高的本益比空間。」他附帶分析,近期台積電雖然股價下修,但若以每股稅後純益(EPS)至少三十元計算,合理股價應在六百元,「把時間拉長到一兩年看,股價遲早回到合理水位。」
回到鴻海,「前面三種業績成長的模式,對鴻海來說都不易突破,因此只剩下最後一條路……。」也就是切入新的產品領域,尋找新的應用市場。
楊應超分析鴻海處境,自二○○七年蘋果第一代iPhone問世,鴻海成了新蘋果供應鏈的代工大贏家,但隨著智慧型手機成長趨緩,加上紅色供應鏈的殺價競爭,集團成長動能開始轉弱;觀察鴻海在二二年之前的業績,像一八年至二一年近三年的營收成長僅四%、EPS成長率甚至為負。成長動能趨緩,資本市場給予的本益比,大約也就僅在八至十二倍左右。
看合理股價
轉型方向正確 本益比至少10至12倍
直到二○年鴻海宣布切入電動車市場,二一年積極與跨領域建立電動車MIH聯盟,才逐漸引起資本市場的興趣,「可看到,市場給鴻海的合理本益比拉高到十倍至十二倍。」換言之,以鴻海EPS約十元計算,股價合理範圍值在一百至一二○元附近,部分更樂觀的券商,目標價則看到十三倍本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