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論壇中,林榮錦以晟德投資的益安生醫為例,談台灣醫材公司如何靠併購策略,提升在國際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市場的競爭力。黃日燦先生則談到台灣企業日益升高的轉型升級壓力,未來不能只是「轉進求活」,更要以「轉型創生」。
其中黃日燦談到,台積電去美國投資,成本會增加很多,但美國邀台積電去設廠,是因為台積電可以為美國製造業創造更高的價值,確保關鍵半導體的供應,因此就算價格漲上來,也會有人買。如果企業能創造更高價值,就應該考慮去投資。
他也提到台灣企業CEO要進化的四大面向。第一,過去是生產管理,現在是策略管理;第二,以前是成本掛帥,現在應該是成效掛帥;第三,過去是價格取勝,如今要以價值取勝;第四,過去是製造硬實力,未來是服務軟實力。
關於台積電的美國投資案,近來有很多討論,但大部分都把焦點放在投資成本高很多,很多人也據此推斷這個投資案不會成功。黃日燦先生首度提出價值創造高於價格競爭,是很好的一個觀察角度。
美國的投資及生產成本確實高,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說,美國做半導體比台灣貴五成。美國生產成本高,的確是不爭的事實。
美國要重回製造大國 台灣具關鍵角色
張董事長提出這個看法,一方面當然是表達不看好美國發展半導體製造業務,另一方面則是施加壓力,期望美國國會儘速通過520億美元「晶片法案」,實現先前美國允諾對台積電的補助,讓生產成本得以降低。
不只台積電如此,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最近也向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達,雖然環球晶已決定在美國投資50億美元設立12吋矽晶圓廠,但仍要向美國反映,「若沒有補助,投資計畫將有變數。」為此,雷蒙多也再度公開敦促國會盡快通過法案,否則這筆投資案可能告吹。
確實,每家企業做投資決策時,成本絕對是斤斤計較的重點,因為這是投資能否獲利的關鍵。但是,在美國提出要重回製造大國的目標下,台灣是配合美國實現夢想的友善國家,美國沒有道理不兌現先前的補助承諾,讓好朋友來幫忙完成目標。
大家只要想一想,2000年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前,用了多少優惠條件吸引外商去投資?如今日本政府又提供多少補助給台積電?當全世界製造基地大多位於亞洲時,美國為了保障國家安全,試圖扭轉改變這個局面,當然要付出成本與代價。
黃日燦先生提出「價值」比「價格」更重要的角度,這是對台灣企業做各種思考決策時的提醒,但如今台積電去美國設廠,為美國客戶創造安全穩定與就地及時的供貨,這對於和中國展開G2競爭的美國來說,絕對是相當高的「價值」。
因為,很簡單的道理,沒有半導體,就沒有電子科技產業鏈,台積電美國廠能夠為美國創造的「價值」,可以說是無以倫比地高。因此,為了國家安全的價值,伴隨而來的價格被墊高,就是美國政府要積極解決的問題。
前陣子聽一位鋼鐵業者演講,他提到高鋼價時代來臨了,但鋼鐵業的獲利不一定會增加,因為原料成本不斷提高,社會上對環保減碳要求日增,要在高鋼價時代提升獲利,確實是很大的挑戰。
「轉進」有獲利就做 否則該思考「轉型」
在論壇上,幾位經濟學家也都提到,通膨問題已經很嚴重,未來即使通膨數字下降,勢必也很難回到舊時光。因此,各行各業只能接受經營成本大增的挑戰,至於最後能夠脫穎而出的,當然是在這種相同的壓力下,獲利還能繼續成長的公司。
對於轉進或轉型,林榮錦也對當前半導體產業在海外擴廠提出反思。「你蓋一個廠,是要取得一個產品、多做一筆生意,還是要創造一個新的事業?」他提到企業領導者必須思考,建新廠帶來的效益,是否會導致公司本身失去了策略成長的速度。
林榮錦以益安生醫併購達亞國際的案例,說明策略思考的重要性。當年益安決定收購達亞時,他與益安董事長張有德談到這件事。「我問他『你還相信原來的商業模式嗎』?他說相信。我再問他『這有策略意義嗎』?他說有,可以解決供應鏈問題。於是我說『好,那就買』。」
這兩個問題雖然簡短,但林榮錦要確認的關鍵點其實是,益安生醫是否仍堅持原本的商業模式。他認為,「如果你不相信自己的商業模式,只是想要換生意做,那收購案就要好好考慮。」當時對益安來說,收購有其必要性,因為這樣可以克服製造上的問題。
因此,林榮錦也提到,經營者要每天不時問自己,「我在哪裡、我要去哪裡、要怎麼去。」要分析公司目前的位置與未來的目標定位,才能讓每個決策的成功率大幅提高。如今看台灣產業的轉進與轉型,經營者一樣要不斷地問自己這些問題。
的確,企業要轉進或轉型,不只是複雜的決策過程,而且每個產業都不一樣,需要看現實情況及考驗如何。黃日燦也說,對於企業CEO來說,如果轉進還能有獲利,就選擇轉進;但當轉進已沒有獲利空間了,勢必要積極轉型。
有關台灣產業轉進與轉型的討論,此刻確實是很重要的議題。20多年前台商產業大舉西進,其中筆電等生產線大量移至中國,如今20年後,台商又考量大舉東進,赴美國投資半導體及電動汽車等。
回顧過去台灣產業的海外投資,有很多關於轉進與轉型的深刻案例。例如2000年台灣筆電產業大舉進軍中國,確實推動一波驚人成長,也造就台灣電子五哥的地位,包括鴻海、廣達、和碩、緯創、仁寶等都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下脫穎而出,如今多家公司都已陸續突破兆元產值。
巨大、美利達提升價值 成為全球自行車品牌
但也不是所有產業只要轉進大陸就會成功。例如,台灣很成功的轉型而非轉進的例子,就是自行車產業。90年代面對大陸低價競爭,台灣自行車業並沒有大舉投資中國,巨大與美利達積極在台灣組織A-Team,大幅提升產品及品牌價值,成功轉型為行銷全球的自行車品牌。
另外電子業中的關鍵零組件,當年聯電率先去大陸投資和艦,但如今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對當年的決策相當後悔,台積電當年也去大陸投資,但投資的技術層次與產能規模都相當節制,由於當年沒有大量將資源轉移至中國大陸,也造就了目前台灣半導體的高度成功,以及對台灣安全的矽盾保護。
但對面板產業來說,顯然是另一回事。我認為,當年友達、群創若早一點去大陸投資面板廠,說不定現在的情況會好一點,因為當年兩隻老虎若早點去投資,很可能大陸本地面板業後來的投資規模不至於那麼大,也不會成為如今影響全球面板供需的主要原因。
台灣很多產業都在海外有大投資,過去在大陸設有龐大產能的公司,已有部分開始降低並轉移至東南亞及印度,也有不少企業展開對美國市場的投資研究,在這個台商海外征戰的重要時刻,不管是價格與價值或轉進與轉型的策略思考,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相信傑出的台灣企業家,會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