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對外資最有影響力的「投資圈米其林指南」 首揭台灣ESG 30強企業

對外資最有影響力的「投資圈米其林指南」 首揭台灣ESG 30強企業
撰文: 黃煒軒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今周刊攝影團隊 日期:2020-09-23

就在ESG已成國內企業轉型新顯學,也開始翻轉投資人對一家好公司既有的「認知」之際,《今周刊》獨家取得ISS對台灣企業所做的 ESG 評比。在這份龍虎榜中,誰是最耀眼的明日之星?

 

轟動一時的日月光併矽品案、延燒多年的大同公司經營權之爭,乃至於彰銀董監改選時,台新金與官股的席位攻防,這些國內投資人耳熟能詳的資本市場大案,都有一個共通點:哪一方提出的議案或董監人選能取得ISS (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支持,必然就會廣為宣傳。

 

因為,ISS的意見,對外資股東的投票意向有著絕對的影響力;而外資會買單的原因,則在於ISS的研究方法被認為謹慎周延,往往能做出「有利公司長期經營」的投票選擇。金融業者表示,某些資產管理公司甚至規定,旗下基金運用手中持股在股東會投票時,若投票方向與ISS意見相左,必須提出報告說明。

 

兩度易主、賣價翻倍

ISS堪稱「投資圈米其林指南」

 

ISS是全球最大、專門提供上市公司股東會議案研究的中立機構;原本隸屬MSCI,2014年被美國私募股權公司Vestar併購,一七年又轉賣給總部位於舊金山的投資公司Genstar。兩次交易雖然僅隔三年,但ISS的「賣價」卻從3.64億美元幾乎翻倍到7.2億美元。

 

若從兩次交易的相關「新聞稿」推敲,一四年公司易主時,ISS表示「我們將持續在『公司治理』層面提供頂尖解方」,一七年的新東家則強調,過去三年「ISS在ESG領域成功建立領導地位」;從中不難理解價差翻倍的關鍵,就是ISS快速建立的ESG分析能量。

 

也被稱為「投資圈米其林指南」的ISS,在一八年三月又搶下另一座ESG灘頭堡,併購了專精於「永續投資」超過二十五年的德國評等機構Oekom;事實上,綠能大國德國在一五年發行史上第一檔「綠色資產擔保債券」,就是透過Oekom的認證取信市場。

 

至此,ISS在ESG世界的話語權,已經與納入GMI的MSCI、手中握有RobecoSAM的道瓊永續指數、併購Sustainalytics的晨星等並駕齊驅。(編按:GMI、RobecoSAM、Sustainalytics均為ESG評等公司)。而對比於道瓊、MSCI等指數公司,或是以基金評鑑為主的晨星,自然以ISS對主動選股的投資人有著最直接影響力;據研究,被ISS列為ESG表現頂級的個股,在○五到一八年間的累積報酬率,比MSCI世界指數高出了16個百分點。

 

「在對每一家公司股東會投票建議指南上,ISS會附上對該公司在E、S方面的評分,如果股東會出現涉及ESG的議題,ISS則會特別進行個案討論,給出建議。」接受本刊採訪時,ISS企業方案(ISS獨立全資子公司)副總裁鄭俙達如此強調ISS ESG評分機制對於股東會投票意見的影響。

 

這樣一家「喊水會結凍」的機構,又是如何看待台灣上市公司的ESG表現呢?本刊獨家取得ISS針對台灣企業的ESG評分排名「龍虎榜」。既然ISS是外資最重視的研究機構,某種程度來說,這份榜單也將直接影響外資對企業ESG表現的印象分數。

 

 

不囿於權值龍頭股

設定各產業「關鍵議題」評分權重

 

尤其,不同於多數國外機構多半僅著眼於台股當中的高權值大型企業,ISS在決定評分「範圍」時,雖然也主要依據「公開市場指數成分股名單」,但亦會刻意納入在不同產業中,值得留意的「中小型」企業,因此,這份名單的樣貌,也與尋常以大企業、納入眾多金控公司的名單有所區隔,對於國內投資者來說,或許更具有投資層面的參考意義。

 

在評分項目選擇上,ISS會依據產業間的生態與營運模式差異,設定不同「關鍵議題」的評分權重,這些「關鍵議題」與權重反映出該產業「最具挑戰性」的風險。以「供應商的勞工權利和工作條件」為例,對紡織業,ISS設定的權重高達15%,相較之下,該議題在銀行業的占比連7%都不到。

 

「權重」定出來後,ISS最後的任務,就是架構一個不分產業、可供比較的評分系統。對此,ISS採用的,是從 A (整體表現卓越)到 D (表現遜色或缺乏透明度)的「十二分位」制度。

 

為了區隔各產業內ESG表現「相對優秀」與「一般」的公司,ISS亦為各產業設定了對應的「Prime門檻值」,一旦超越Prime值,即代表企業的ESG表現在產業內屬於優等生。一般來說,超越Prime的企業,得分會落在該產業的前20%以內。

 

依據上述的評比架構,同時扣除掉兩家因為產業特性、導致在ESG得分上具「先天優勢」的公司後,我們得到了「台灣ESG前30強」的榜單(如附表)。據該份榜單,位居前五的是台積電、友達、光寶科、台達電與日月光。

 

其中,台積電是國內ESG的長期資優生,但在論及接下來的努力方向時,台積電特別從「規避未來風險」的角度提出說明,而其核心之一,與目前熱門話題、因應地緣政治衝突的解方殊途同歸,就是「在地採購優化」,建立更有效率的供應鏈。

 

▲台積電是國內ESG的長期資優生。

 

公司表示,在此政策下,台積電除了會加強在地採購比率、持續進行分散生產基地及評估新進供應商之外,「也將有計畫地邀請國際大廠來台設廠製造!」一方面控管供應鏈進貨風險,同時也提升供應鏈的永續力。

 

而排名第五的日月光,也是近年道瓊永續指數評比的常勝軍。談及過去一年集團ESG政策發展的重心,日月光資深副總經理周光春向本刊表示,公司留意到,去年集團包含客戶、股東與供應商、乃至承攬商等利害關係人,愈來愈重視「商業道德」與「法令遵循」這兩大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