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颱風能放假,高溫為何不行?最快年底送政院,那高溫津貼有譜嗎?

颱風能放假,高溫為何不行?最快年底送政院,那高溫津貼有譜嗎?
撰文: 網路溫度計/李俊德     分類:S社會責任     圖檔來源:示意圖/ChatGPT 日期:2025-05-02

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加劇!台灣一年比一年還要熱,冬天還要被熱醒?往年夏天,因為「熱傷害」送醫的案例不計其數。「高溫假」議題討論多年,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長呂國臣表示,已經在研擬修《氣象法》,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的範圍。炎熱的夏天,除了高溫假,勞工更在意什麼?已成全球議題!

高溫假有望?呂國臣:年底送政院

 

氣象署署長呂國臣自今年1月上任後,便著手修訂《氣象法》,計畫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的定義中,目前修法進度已達到9成,目標在今年底前將修正草案送至行政院。

 

呂國臣表示,目前在《氣象法》對災害性天氣定義中,並沒有包含「高溫」,僅含可能造成生命或財產損失的颱風、大雨、豪雨、雷電、冰雹、濃霧、龍捲風、強風、低溫、焚風、乾旱等天氣現象。

 

另外高溫部分,氣象署目前僅有於2018年6月15日開始發布的「高溫資訊」,針對36度以上高溫訂定即時訊息,達38度為「橙色燈號」、38度連續3天為「紅色燈號」。呂國臣提到,未來如果將「高溫」列入《氣象法》災害性天氣定義,地方政府可依法發布高溫特報。

 

呂國臣補充,雖然從即時訊息改為特報變化不大,但若以特報形式呈現,政府單位會依據預警程度不同有應變作為,像是過去發布低溫特報時,地方政府會啟動低溫關懷機制,農業部也會提醒農作物留意寒害。呂國臣也指出,若未來發布高溫特報,政府就可以針對特定勞工訂定防曬或降溫配套措施,至於是否要有高溫假,則由各單位決定。

 

高溫假難放?員工更在意「高溫津貼」

 

熱真的會熱出人命?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去(2024)年8月份,因「熱傷害」送醫總計716人次,相比於2023年同期增幅達6成(442人次),症狀包含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缺水性中熱衰竭、鹽份缺乏所致之中熱衰竭、中熱衰竭、暫時性熱疲勞、熱水腫等。

 

對此,yes123求職網去年7月進行「夏日上工與消暑商機調查」,結果顯示,94.8%的勞工認同政府應該要訂定「高溫假」,更有96.6%的人認為政府應該訂定「高溫津貼」制度,且每個月平均希望能補貼2338元。

 

不過,員工與老闆意見有分歧,調查結果也顯示,51%的老闆不贊成放高溫假,但是企業較願意提供高溫津貼,達58.6%,不過每個月的補貼上限僅1598元。(延伸閱讀:員工跟老闆許願高溫假、高溫補貼!49%暖心老闆願給假)

 

極端氣候!各國都盼「高溫假」法制化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報告,全球暖化將在近20年內升溫至1.5度,IPCC更證實,全球現階段正經歷12.5萬年來最高溫的時期。

 

高溫假議題無國界,早在2015年7月,伊拉克因氣溫飆破攝氏50度,政府宣布放4天「高溫假」;2023年7月,伊朗也因氣溫升至攝氏50度,政府緊急宣布放2天假。

 

但是「高溫假」仍是臨時措施,各國都尚未將高溫下的停班停課規定法制化,對於高溫假,網友表示「真的沒人想這麼熱在外面活動」、「為什麼颱風可以放假?高溫不能?」、「炎熱夏天,工人正中午頂著太陽工作,會出事吧」。

 

※ 本文獲網路溫度計授權轉載,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