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勝利組的逆襲記》30歲台大MBA棄百萬年薪,做街賣、開咖啡廳只為了讓街友活得像個人

勝利組的逆襲記》30歲台大MBA棄百萬年薪,做街賣、開咖啡廳只為了讓街友活得像個人
撰文: 廖元鈴     分類:S社會責任     圖檔來源:吳昌霖 日期:2019-10-29

「我就是那種公務員出身的好孩子,老師不在時就會被班上的8+9(音同八家將)嘲笑欺負的人。」

 

大學念交大電機、研究所念台大商管的巫彥德(阿德),高學歷又跨領域的經歷,照理說不怕找不到穩定又高薪的工作。

 

但巫彥德畢業後,異於其他同學的人生軌跡,直接選擇投入公平貿易工作,還當過社工,接著又拉著朋友一起成立了NGO(非營利組織)「人生百味」,努力憑著己身之力,關注社會的貧窮弱勢者,還成了所謂的「貧窮顧問」。

 

與同期研究所同學相較,巫彥德放棄領取百萬年薪門票,外人眼裡看來,巫彥德就是跳進了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坑。

 

義無反顧地投入NGO懷抱,巫彥德不諱言自己的過去,其實曾經歷一段晦暗、暴力青少年時期。

 

人人眼裡的優等生 國中時期忍受同儕霸凌

 

家中排行老二的巫彥德,有一個老師媽媽、公務員爸爸,成績優異的他,並不擅於運動,尤其成長時期體型瘦弱,國中時被同儕嬉鬧推進女廁,成了被霸凌受害者。但當時他選擇「笑」、「裝沒事」,拍拍身體瀟灑從女廁走出,只因他知道「用力抵抗只會讓人家更想欺負我」。

 

霸凌,成了當時他上學恐懼來源。

 

「我對他們的存在害怕卻也無力,因我知道告訴老師、爸媽都沒有用,我哥在外地的高中讀書也幫不了我。」

 

恨意成了他內心委屈出口,巫彥德不斷看小說、看漫畫,期待自己有一天能成為有能力制裁惡人的「超人」。

 

讀書的優勢,巫彥德考上交大,大學時期的他,不斷看著許多人在網路上訕笑這些「8+9」,他內心感到報仇的快感,似乎當初被霸凌的痛苦都得到了抒解。

 

出自於好奇,他意外透過閱讀資料,慢慢拼湊出這些不良少年的背景。當初國中那些三字經掛嘴邊、刺青打架的同學們,很可能是一個個生活在破碎家庭、又在學校找不到認同的孩子,成績不好只好轉向宮廟、幫派發展,被貼上不良少年標籤的他們,只是想要尋求愛與肯定,卻反而與這個社會的運轉軌跡離得愈來愈遠。

 

巫彥德像是找到了一把解去心結的鑰匙,「在這些(不良少年)兇狠之外的面貌,我才找到了一個出口,一個不需要再恨他們的出口,他們並不是在針對我。」
 

▲巫彥德坦言,自己是透過認識他人的匱乏,才認識自己的惡,進一步給予他人更多寬容的空間。(攝影/吳昌霖)

 

走進城市街頭底層 他推動無聲的「社會運動」

 

人生的計畫永遠趕不上意外出現的驚喜,巫彥德回想當初,是為了準備研究所面試,意外看了一本談論社會企業的書,「我以為《窮人銀行》是在談論銀行的書,結果根本不是,」成了點燃他對社企興趣的起點。

 

跟著身邊的朋友們衝去苗栗現場聲援拒拆大埔,首度走進社會運動現場,衝擊這個南投上來的少年,「我原本覺得事不關己,但現場每個人都把這件事情(強迫拆遷),很當作一回事。」

 

巫彥德開始關注壓迫與被壓迫的社會群眾,讓他萌生畢業嘗試社工領域的念頭,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闖進社會底層的日常生活。

 

「我爸媽當初只是覺得我是去『交換學生』的心態吧,結果沒想到一去就不回來了,一直越走越不在正軌上,」巫彥德笑著回憶這段故事,投入社會企業的創業,創辦「人生百味」,一轉眼就過了五年。

 

人生百味最為知名不過的街頭行動,便是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巫彥德與兩名夥伴興起的「石頭湯計畫」,將剩食分送給需要的無家者們,他們用「煮飯」,帶著超過1500個對街友陌生、害怕的人一同來到街頭進行對話。

 

這項石頭湯計畫,使得人生百味一舉成名。溫暖了街友身心,向社會再度爭取一次運用「同理心」重新看待這群失根的人們。

 

於是他們又辦起了一年一次的街頭尾牙,請街友們吃飯,便是這個場合,讓人生百味與一個在街頭流浪超過數十載的資深街友徐大哥相識,「我就是主動去找上他們(人生百味)啊,才有機會獲得街賣的工作,我的生活才慢慢穩定下來。」
 

▲人生百味近年來漸成了關注窮困者、無家者的重要組織。(照片提供/人生百味

 

這群人轉眼關注到街賣者無能增加商品競爭力,於是人生百味的巫彥德一行人捲起袖子來,靠著群眾募資的力量,順利找來聶永真、插畫家cherng與小學課本的逆襲合作、開發街賣商品,讓玉蘭花也能變得有「文藝味」,試圖改變人群對街賣「販賣同情心」的印象。

 

儘管這項「人生柑仔店」的計畫賠錢,卻成了他們與台北萬華在地街賣者,拉近關係與距離的契機。

 

只是做著做著,巫彥德時常在自我懷疑,人生百味在做的事情,到底是不是這些無家者、街友的需求?

 

連童子賢、呱吉都贊同 給貧窮者一個被社會聽見的機會

 

巫彥德開始侃侃而談說起了一個讓他印象深刻的故事。

 

一個單親媽媽秀秀(化名),獨自帶著四個孩子闖蕩生活,儘管有美髮專業,卻因為要接送孩子上下學,難以重回職場,只好透過兼職,勉強養活著孩子,因為若不積極掙錢,便會被台北這座大城市無情地淘汰掉。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意外拿到800元的收入,秀秀並沒有存下來,反而是帶著孩子去吃頓牛排大餐。

 

秀秀的選擇很快地就受到了外人的責難,「怎麼不把錢省下來?」、「就是因為不存錢才會過得這麼窮」。

 

但沒有人想理解,秀秀的選擇是因為小兒子因為沒吃過牛排、速食,導致他在學校遭到同學嘲笑;與其把錢存下來,對她來說,能把這筆錢買下珍貴的用餐回憶,更是讓孩子免於在學校被同學排擠,這筆錢花得值得。

 

巫彥德實際接觸了許多街友、社經地位較低的族群發現,「貧窮人的聲音向來不會被參考進去,儘管他們做出了回應,得到的只會是更多的責難。」

 

長年關注貧窮議題的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此時突然找上人生百味、芒草心協會、窮學盟等在地社福單位,提出「認識貧窮」的概念。

 

於是人生百味則是串連各方組織的資源與能量,讓這一群貧窮者能有一個機會對世人、社會說出他們想說的話,甚至是進一步認識他們,而這展覽一辦就走到了第三年,還吸引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知名Yotuber呱吉的認同與關注。

 

▲街頭流浪資歷超過數十載的徐大哥,也透過導覽、介紹的機會,重新認識自己。(照片提供/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

 

重建人與人的關係 讓街友重新擁有「努力的目標」

 

走進台北車站周邊,進入眼簾盡是席地而坐的街友。一年又一年的輪轉,街友面孔隨著人潮來來去去不斷變換,不同的是,周邊巷弄一處角落,在今年的仲夏之夜裡亮起了「重修舊好」的店招牌,咖啡廳該具備的飲品、餐點樣樣都有,街友能自在地進門享用待用餐,還能好好洗上熱水澡。

 

海明威曾寫下一則短篇小說,敘述一位歷經戰場的老人,每日深夜光顧同一間餐館,坐在同一位子,直到店家打烊時才離去。年輕的侍者忍不住抱怨,這位客人讓他們無法提早收拾。

 

年長的侍者則說,他明白那些睡不著覺的人、那些夜裡需要燈光的人,「我總是不情願地關門,或許有什麼人還需要這間咖啡店。」

 

這段短篇故事成了「重修舊好」咖啡廳的主要理念。開幕才滿三個月,轉眼成了台北車站在地街友「道相報」休憩所在。

 

沒人料想得到,從一個街友都不想踏進的「就業服務站」,搖身一變成了接住「弱勢者」的溫暖食堂。

 

▲重修舊好可以是咖啡廳,也是街友們休憩、找回與人連結的所在。(攝影/吳昌霖)

 

街頭無家可歸者的存在,向來被定義是社會底層,人生百味做了許多努力,都是為了讓這群人們能被平等地「重新看待」。

 

巫彥德曾經遇到一名流浪多年的無家者,他說,自從和家人朋友斷了聯繫,自己就沒了生活的目標、努力的動力,自然而然就成了人人眼裡的「街友」,這時的巫彥德才驚覺,要把這些在街頭上徘徊的人們拉回社會,關鍵其實就是「建立關係」,因此才有了「重修舊好」咖啡廳的誕生。

 

巫彥德說到,「其實漸漸的,有些街友會釋出想要工作的意願,只是不知道哪裡有管道,所以我們也媒合了他們幫獨居老人打掃的簡易工作,讓他們從小事慢慢積累信心。」

 

台北車站周邊巷弄所點起的店招牌,意義不僅止於營業了,而是無家者能寄託心靈的好所在。

 

人生百味的努力,都被資深街友徐大哥看在眼底,他不吐不快地說,「阿德其實沒必要做這種苦哈哈的工作,如果是去上班、當大學老師,每個月收入都至少七、八萬以上啊......」

 

但這位年邁60歲徐大哥又接著說,「若不是『人生百味』這些傻年輕人,現在的我可能還在街頭上流浪,更不可能像現在每天都有著兼差工作」,聽得出他對巫彥德的不捨與疼惜。

 

人生百味一步步用行動撕去貧窮者、街友污名化的標籤,曾有人問過巫彥德,相不相信有壞人的存在?

 

「好幾年看下來,我看到的壞人都是缺少一個當好人的機會。」巫彥德不再堅持著自己要成為「制裁惡人」的人,而是成為一個能伸出援手的那個「超人」。

 

(攝影/吳昌霖)

 

人生百味創辦人

巫彥德

出生:1989年

經歷:Fairtrade Taiwan 國際公平貿易組織台灣分會、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社工,現任人生百味負責人

學歷:臺灣大學商學所、交通大學電信工程系(現改制為電機系)
 

▲了解更多人生百味,請見:https://bit.ly/32VJt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