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COP30》談判場外更真實的聲音!「人民高峰會」成本屆最大亮點,他們想告訴世界哪些真相?【圖輯】

COP30》談判場外更真實的聲音!「人民高峰會」成本屆最大亮點,他們想告訴世界哪些真相?【圖輯】
撰文: 願景工程基金會/林乃絹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鐘聖雄攝 日期:2025-11-25

代表國家政黨的談判代表聚集在巴西貝倫的 COP30 主會場,為候協議字斟句酌,捍衛各自權益的同時,距離主會場不遠的帕拉州聯邦大學(Universidade Federal do Parà, UFPA)裡,凝聚了更響亮、更真切的聲音。由各地社運組織發起的「人民高峰會」(Cúpula dos Povos),展現出氣候危害最前線的真實樣貌。

今周刊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30) 現場直擊及報導

 

亞馬遜河畔搭建的舞台上,社運團體載歌載舞進場,有人高舉倡議旗幟,有人赤腳登台,用原住民族母語吟唱祈禱。這不是外交辯論場域,而是一個讓被忽視的群體能夠「說話」的地方。

 

「這場『人民高峰會』就像是一場『反峰會』(Counter COP)。我們不是在沉默的科學裡,而是在行動的現場。」居住在貝倫的人民高峰會執行秘書賽巴斯蒂安(Sebastião Neto)說,「我們相信改變從下而上,從土地、社區和人民開始。」

 

「人民高峰會」聚集了眾多社會運動組織,包括巴西在地的「水壩受害者運動」(MAB)、「巴巴蘇椰子女工聯盟」(Quebradeiras de Coco Babaçu)、「無地農民運動」(MST)與「小漁民運動」(MPP),另外國際組織如「世界婦女遊行」(Marcha Mundial das Mulheres)與「國際農民組織」(La Vía Campesina)也參與其中。

 

「我們不相信聯合國或 UNFCCC(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體系,因為我們相信真正的解方就在人民、在『我們』身上。包含人民的行動和回應,其實就是對 COP 主會場那種封閉、受限空間的對抗。」巴斯蒂安說道。一名原住民組織的男性社運代表對台下群眾呼喊,「真相來自人民、來自雨林,來自那些在氣候危機中被迫堅強生存的人。」

 

過去兩年的 COP 在如亞塞拜然首都巴庫(Baku)與杜拜等非民主國家舉行,對於集會遊行的限制,導致人民的聲音無法被聽見。上一次「人民論壇」已經是英國主辦的格拉斯哥(Glasgow)COP25。直到今年巴西首次主辦 COP,南美洲甚至全球的公民社會,才有機會再度打開新的一扇窗。

 

人民高峰會集會活動聚集了眾多社會運動組織和來自亞馬遜雨林不同部落的原住民。

 

社運組織在人民高峰會集會中拉起標語,控訴大型企業對氣候變遷的衝擊。

 

 

 

 

巴西貝倫的大學因應 COP30 全面停課,將校園提供給來參與相關活動的團體,教室成為社運團體的議題討論空間和休息室,而師生也有機會投入活動。

 

巴西原住民族早前在 COP30 主會場舉行和平示威,他們也帶著族旗與歌聲現身「人民高峰會」。「讓全世界都能聽見我們的聲音,讓世界的目光注視亞馬遜正在發生的事。」

 

賽巴斯蒂安同時也是亞馬遜地區 COP 觀察站(Observatório da COP na Amazônia)的一員,他說道,「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這是我們的時刻,要向全世界證明:社會運動與人民社會本身,就是面對氣候變遷與當前全球危機的真正答案。」

 

而年僅 16 歲的伊西斯(Ysis Rebeca Alves Rodrigues)是第一次參與社會運動。

 

還在貝倫讀書的她來自黑人後裔金邦社群(Quilombola)——位於巴西內陸,由非裔黑人與其他族群建立的聚落,居民多為逃亡奴隸的後裔——她興奮且堅定地說:「能來到這裡真的充滿感激。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人、來自不同文化,一起為森林、為亞馬遜而奮鬥。我感到榮幸能代表我的族群,讓世界知道我們會一直為家園的權益站出來。」

 

以氣候變遷為主的場上,同樣關注其他社會議題。一名在活動現場的參與民眾告訴記者:「巴西的社會運動非常蓬勃發展,我們支持自由,所以我們支持現在巴勒斯坦受苦的民眾。」

 

不同團體的旗幟隨著音樂節奏飄揚,代表巴勒斯坦的旗幟在被夕陽暈染成金黃色的亞馬遜河前顯得耀眼。這裡有汗水、有歌聲,來自各地的人們,聚集於此凝聚共同信念。

 

巴西貝倫的大學因應 COP30 全面停課,將校園提供給來參與相關活動的團體。

 

 

貝倫的帕拉聯邦大學(UFPA)大學校園成為原住民擺攤販售傳統手工藝品的地方,許多攤位也因應COP30製作相關紀念品。而學校教室則提供社運團體進行議題討論和休息室。



 

 

人民高峰會在校園遊行,參與者跳舞歌唱形同一場狂歡嘉年華。

 

COP30的社運活動中,聲援巴勒斯坦的支持聲量成為另一重要副線。

 

 

事實上,此次氣候峰會的展場不只在 COP30 會場、校園,也在整個貝倫大大小小的巷弄、商場、公共場合中。走訪當地街頭,很容易就能發現與 COP30、氣候變遷、原住民權益、土地正義、能源轉息相關的塗鴉。在地藝術家們用他們的創意,讓整座城市在 COP30 結束後,仍能一起思考環境正義問題。

 

本報導由願景工程基金會與伙影社合作,透過影像與現場紀實,呈現來自COP30氣候峰會現場的第一手畫面與觀察,記錄全球氣候行動的進展。

 

※ 完整內容請持續關注《COP30-巴西「森林COP」領導全球氣候金融與碳市場》系列報導專區

 

※ 本文由財團法人願景工程基金會授權轉載,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