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北捷藍綠色共享雨傘,原來是他們催生! 耗費2年研發、串聯氣象局數據,實現永續創新

北捷藍綠色共享雨傘,原來是他們催生! 耗費2年研發、串聯氣象局數據,實現永續創新
撰文: 儀璇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余季堯 日期:2025-01-16

「因為一場大雨,讓在捷運站出口等待的我們想到:共享雨傘。」在創業路上,raingo共享雨傘執行長余季堯經歷多元豐富。從最初軟體工程師,到在中國開設餐廳,最終因疫情回到台灣,讓他對未來有了新的思考。

深受中國共享經濟影響,余季堯回到台灣後,與朋友和親戚一起探討共享經濟創業方向,最初目標不僅限於共用雨傘,而是希望能夠探索「共用」這一概念,余季堯認為共用是一種符合三贏的商業模式,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優質服務、為合作夥伴帶來曝光,並同時對地球環境有所貢獻。

 

「共享要成功,最需要的是被管理。」

 

余季堯觀察中國共享雨傘成效不佳,常發生民眾傘亂丟、不歸還問題,主因沒被管理。考量台灣人民素質高且地小便利,加上某次搭乘台北捷運時,看到許多人因突如其來的暴雨而無傘可用,讓他們意識到共用雨傘的迫切需求。

 

 

一場雨,誕生raingo共享雨傘

 

2020年,余季堯和遠房親戚蘇俊嘉、技術夥伴程鼎元,拿出以前創業所存的資本,共同成立樂眾科技,專注於共用雨傘的開發,從市場研究、機器設計、如何管理,逐步摸索出適合產品。

 

「共用傘的設計,特別考量耐用性和維修便利性。」從蓮花造型傘骨、碳纖維中棒、超撥水布料、物聯網設備、RFID感應技術到APP,他們花了2年時間設計。

 

余季堯提到,所有雨傘均採統一規格,若某個部件損壞,可集中收集至合作維修廠進行修理。這不僅延長雨傘使用壽命,實現永續共享,還減少了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

 

在設計階段,預計每把雨傘生命週期可達5年,如果未來真的有傘退休,目前raingo規劃將傘布送至相關團體做成手工藝品、生活用品。

 

 

世界最薄共享傘租借站 進駐台北捷運

 

raingo構想實踐與台北捷運合作密不可分。余季堯表示,當時捷運釋出新創專案,他們的提案正好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我們的共享傘租借機台是世界最薄,只有7公分,能夠貼合牆面,不影響動線,可放在出口處。底部還做吸水珪藻土地墊。」特別的是raingo以兼具陽傘功能,裡面含抗紫外線布料。運用台北捷運主視覺藍綠色,象徵環保、自由、科技。

 

民眾只要下載app、加入會員,即可租借。目前raingo租借費為1小時新台幣19元,如果超過2週未歸還,就會被列為傘遺失,直接扣取新台幣799元。余季堯表示,由於raingo內含RFID感應技術,能夠知道該傘是由哪位會員租借,所以就算遺失,只要有好心人歸還,就會將扣取費用歸還。目前歸還率99.8%。

 

為避免使用到壞的雨傘,raingo開放在同個站點,三分鐘內歸還雨傘不收取費用,讓使用者可先檢查傘的狀況。此外,後台系統與中央氣象局數據串接,能夠預測各站點在特定時間點的降雨情況,從而實現即時補充雨傘,確保使用者在需要時隨時能夠有傘可用,進一步提升服務便利性。

 

 

永續與未來展望

 

余季堯強調,raingo不僅提供租借服務,同時推動永續生活。希望透過共用經濟模式,減少一次性產品使用,並為未來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營運共享雨傘這門新創業,最困難部分為何?余季堯如何看待未來共享經濟發展…歡迎收聽《自綠生活Action Go!》https://reurl.cc/36Z17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