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海廢「氣化」又能固碳!生物碳魚礁是什麼?通過水質檢測後,有望成魚群棲息地

海廢「氣化」又能固碳!生物碳魚礁是什麼?通過水質檢測後,有望成魚群棲息地
撰文: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邱璟綾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4-09-13

依山傍海的花蓮,以自然美景和豐富的海洋觀光活動吸引世界各地遊客造訪,在七星潭岸邊慢行,與水下世界和珊瑚礁與魚群相遇,讓身心被浩瀚的海洋療癒,湛藍的海域總是帶給旅人無限魅力與驚奇。

到花蓮旅行,看海已成為旅途中的必訪行程,位於國境之東的七星潭,山水相連,景色美不勝收,因為有著優美的弧形海灣,又被稱為「月牙灣」,不僅可遠眺清水斷崖,還能在海潮聲相伴下,醉心於廣闊汪洋的翠綠與湛藍。

為了守護美麗的海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與工研院攜手研製新型態的生物碳魚礁,不僅能解決海廢問題,並達到海洋固碳的效果,還能成為珊瑚礁、魚群的棲息地,在工研院進行腐蝕測試與水質檢測後,可望與大自然緊密結合,成為復育海洋資源的生力軍。

海廢氣化分解 為海洋朋友再造一個家

 

近年來,國人環境意識不斷提升,淨灘、淨海行動蔚為熱潮,如何妥善處置海洋廢棄物,逐漸成為難解的問題。

 

「海廢清除後該怎麼辦?」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主任白益豪表示,海洋垃圾含有大量鹽分,若直接進入焚化爐燃燒,容易短減設備壽命,經過團隊不斷探討,終於在高溫氣化技術領域中得到解方。


「我們想了一個方法,將海廢經過高溫氣化形成生物碳,經研磨後參雜至水泥基底,再製成人工魚礁,若能將魚礁順利投入海洋,就能把碳封存在海床底下!」白益豪表示。

 

因此東華大學團隊與工研院合作,召集民間團體至七星潭,進行淨海、淨灘暨海廢循環再利用活動,將蒐集到的海廢製成負碳排魚礁。

 

東華大學團隊與工研院合作,召集民間團體至七星潭,進行淨海、淨灘暨海廢循環再利用活動。圖片來源:工研院


由於傳統水泥魚礁生產過程中,每公斤魚礁會產生0.9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而高溫氣化屬於無氧技術,燃燒過程不會額外產生碳排放,

 

因此,若將產生的生物碳混入水泥製成人工魚礁,每公斤魚礁反而能封存3.7公斤的二氧化碳,不只抵銷生產過程的碳排放量,這些固著在魚礁內的生物碳,還能提供珊瑚成長過程所需的養分,幫助附著的珊瑚礁與海草穩定成長。

 

腐蝕檢測技術 打造永續海洋環境

 

雖然高溫氣化技術,能在攝氏逾千度的高溫下,將海廢中的戴奧辛等有害物質分解重組

 

然而為了進一步確保負碳排魚礁對海洋環境無害,白益豪將目前產出的魚礁,部分送至東華大學屏東校區(海生館旁)大洋養殖池進行可行性驗證,另一部分則送往工研院進行腐蝕測試與水質檢測,測試魚礁的耐用性與安全性。


工研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組長謝卓帆解釋,海水具有高腐蝕性,無論是鹽分、酸鹼質,甚至溫度與濕度的變化,都可能改變物質狀態。工研院以嚴苛的標準,將整顆魚礁浸泡在深達1公尺以上的實驗槽內,除了檢測是否溶出重金屬等有毒物質,甚至透過調整參數,進行加速腐蝕測試。


「由於國內還沒規範出人工藻(魚)礁與燃碳技術所對應的測試標準,目前大家都是做中學,希望未來技術成熟後,能對接國際驗證單位,讓碳最後能回到海洋,進而復育漁場。」

 

謝卓帆表示,投入這起公益行動後,陸續接到各大企業合作計畫,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人願意一起維護海洋資源,令他深深感動。

 

洋廢棄物製成負碳排魚礁,可擴大珊瑚礁群與海草的復育規模,改善海域棲地的環境。圖片來源:工研院

 

完善海洋資源 成就觀光經濟

 

由於與工研院合作順利,白益豪陸續和在地社區營造團隊與賞鯨業者合作,透過淨灘與淨海蒐集大量海漂物,使計畫規模不斷擴張。白益豪估計,待9月、10月間海象相對穩定時,便能將人工魚礁投放至合適的海床,並擴大珊瑚礁群與海草的復育規模,以改善海域棲地的環境。


隨著人工魚礁邁入水質檢測階段,未來可望將海廢從「生物墳場」再造為海底朋友的新家,白益豪表示,內心總有難以言喻的感動,「這段過程好像看見一道光,可以透過科技力量,去拯救無數小魚的生命。」


在過度捕撈與海洋垃圾汙染的雙重打擊下,臺灣海洋漁業與觀光產業一度陷入僵局,如今雖然透過高溫氣化技術,能積極且有效地解決海洋垃圾問題,但白益豪認為,要讓海洋永遠美麗,最根本還是必須從源頭的垃圾分類與減量做起。


「復育後的珊瑚礁,能成為小魚小蝦的家,而豐沛的海洋資源,能讓鯨豚駐足東部海域,帶動近海旅遊產業發展。」白益豪表示,他與許多在地團體合作,透過食魚教育、環境教育等不同主題,和大眾分享海廢處理知識,期盼在未來能透過新型態的魚礁,創造出富有生命力的海洋牧場,

 

屆時漁民不必冒著生命危險越界捕撈,而完善的海洋資源,還能帶來豐富的觀光效益,為了這項願景,他與工研院持續攜手合作,為四面環海的臺灣,創造更和諧、更永續的海洋環境。

 

※本文授權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