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國際森林日/蘋果力推自然碳移除,2.8億美元先砸在「綠碳」!想要有碳權,先看懂如何增加碳匯?

國際森林日/蘋果力推自然碳移除,2.8億美元先砸在「綠碳」!想要有碳權,先看懂如何增加碳匯?
撰文: 斯創教育工作群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斯創教育提供 日期:2024-03-21

今周刊編按:3月21日國際森林日,是歐洲農業聯盟為了提醒世人森林的重要性,在1971年提出的構想,並經聯合國大會在2013年正式宣布321為國際森林日。

Apple 蘋果啟動 Restore Fund基金,為業界首創的碳移除計畫,擴大全球投資高品質、基於自然碳移除技術,鼓勵藉由全球投資保護和恢復重要生態系,台積電向匯豐資產管理與Pollination的合資企業Climate Asset Management管理的基金投資高達5000萬美元。

樹和森林,可透過光合作用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是我們所知的地球退燒藥配方,也是「自然碳匯」之一。

自然碳匯(carbon sink)是指可以儲存碳的天然倉庫,說到這兒,相信你也想到了地球可儲存碳的天然倉庫就是森林(綠碳)、海洋(藍碳)和土壤(黃碳),以自然為本的碳處理方式,就是我們常提到的「自然碳匯」。

 

既然所有森林都是地球能夠儲藏「碳」的綠色倉庫,那麼森林又有哪些種類呢?簡單來說,如果我們按森林更新的方式分類,可分為天然林與人工林。

 

「天然林」是透過母樹自然散落的種子,任其發芽成長後形成的森林;「人工林」多以人為方式積極經營,為了生產林木資源或不同經營目的進行砍伐更新的森林。

 

在以森林減緩氣候變遷的前提下,我們對森林應依照不同的分類進行分區規劃與管理,才能在保護既有的森林環境下,透過永續經營的方式增加更多森林碳匯。

 

如何增加森林碳匯?

 

根據2017年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報告,臺灣森林覆蓋率達全臺60.7%,為全球平均值的兩倍!

 

然而,就整體固碳量來說,臺灣森林每年固定2,140萬公噸的碳在林木中,僅佔臺灣年排放量7%,為強化國內森林碳匯的貢獻,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提出「增加森林面積」、「加強森林經營」和「提升國產材利用」三大策略,以提升整體森林固碳效率,達成2050國家淨零排放之目標。

 

森林除了是重要的自然碳匯之外,我們也知道森林生態系還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與服務,包括支持服務、供給服務、調節服務以及文化服務。

 

斯創教育工作群長期以來關注森林永續經營議題,希望藉由環境傳播與第一手經驗帶領大家實際進入生產性人工林,瞭解森林碳匯的重要性,從各式的體驗活動中認識到森林帶給我們的眾多服務,進而讓我們願意付諸行動保護天然林,維持森林生態的穩定,帶來更多有形和無形價值。

 

 

天然林可根據是否經歷人為干擾區分為原始林及次生林。

 

原始林指未經人為干擾產生的森林,往往在生態保育上具有重大價值,許多保育組織致力於保護原始林,因為一旦這類森林消失,要再進行復育相當困難;次生林則是在經過人為干擾後,重新以天然下種更新而成的森林。

 

在臺灣,我們仍保有高達80%的天然林,而其他20%的人工林除了生產導向以外,也兼具有國土保安、水源涵養、育樂遊憩以及生物多樣性的維護等功能。

 

對於土地面積60%以上都是森林的臺灣,如何增加森林碳匯是相對重要的課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針對提升臺灣森林碳匯提出三大策略:「增加森林面積」、「加強森林經營」和「提升國產材利用」。

 

增加森林面積

 

1.土地加強管理,擴大森林生態系碳的儲存。

2.增加森林面積,提升臺灣森林碳吸存能力(如:國有林劣化地復育造林、山坡地獎勵輔導造林、平地造林以及海岸及離島造林等)。

3.至2030年目標達1.26萬公頃,預期碳吸存效益為10.7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年。

 

加強森林經營

 

1.盤點林木經營區域,透過營林手段增加森林生物量及碳儲存量。

2.活化老化竹林,導入永續森林經營概念。

3.至2030年森林經營目標達1.64萬公頃,竹林經營目標為3萬公頃,預期碳吸存效益為45.4萬二氧化碳當量/年。

 

提高國產材利用

 

1.木材是碳罐頭,具碳保存效益,期望翻轉消費意識,推廣國產木竹材使用

2.提高國產材自給率、剩餘木竹料再利用

3.至2030年目標產量20萬立方公尺(木材自給率5%),預期碳儲存量約19.7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本文授權自《斯創教育工作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