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日本拍板福島核廢水8/24排放!重返災區現場,消防局時鐘停留在地震一刻,當地居民:排水是一定要跨過的難關

日本拍板福島核廢水8/24排放!重返災區現場,消防局時鐘停留在地震一刻,當地居民:排水是一定要跨過的難關
撰文: 香港01/李穎霖 梁祖饒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3-08-22

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於本周四(24日)起將核處理水排放入海。一旦啟動將持續30年,在日本和鄰近國家都引起很大爭議,港府更表明會即時擴大禁止進口食品的範圍。

《香港01》記者親身到日本,訪問剛剛回到解禁區域的昔日災民,以及漁民、農民、學者,更進入至今仍封閉的「歸還困難區」,聆聽不同持份者的心聲。一連多日的系列報導,將從科學、社會、政治和外交層面探討核廢水帶來的衝擊。

2011年的311地震海嘯引發的核災,超過10萬人緊急疏散,至今仍有地方因輻射量較高而無法未解封的「歸還困難區」。《香港01》記者獲准進入這些禁區,記錄這個12年來鮮有人踏足的地方。沿岸的建築物倒塌,石屎爆開,海嘯威力依然定格;未被海嘯吞噬的地方雖被完整保存,但已雜草叢生,一片荒蕪。

而在福島大熊町和雙葉町,部份區域去年才解封,首批搬回來的居民,有人帶着在避難時認識的妻子,準備重回家過新生活;亦有人為了復興故鄉,努力三年,重開首間便利店。

福島第一核電廠,位於大熊町和雙葉町之間,記者8月初在大熊町採訪,找到居民伏見明義夫婦,他們很熱心地帶我們申請准許證,進入「歸還困難區」。在車上等了約20分鐘,職員不斷進出辦公室,最後記者成功獲批,《香港01》成為今年第一間可以進入「歸還困難區」的香港傳媒。

 

330平方公里高輻射區未解封

 

究竟什麼是「歸還困難區」?時間回到2011年3月11日下午2點46分,日本東北外海9級大地震,最高40米的海嘯,摧毀宮城、岩手、福島沿岸地區,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爆炸,泄漏輻射,方圓30公里的居民都需要疏散。

 

事發至今12年,有疏散區已經解封,但福島仍有約24%的地方,即超過330平方公里,每年輻射劑量超過50毫希沃特,被劃為「歸還困難區」,未經批准不得進入。

 

伏見明義說,外人或外媒申請,一般都不獲批准,當日不知為何很幸運地獲批了。

 

 

居民帶領入禁區

 

「前方是歸還困難區,禁止通行」這樣的黃色警告牌,被豎立在「歸還困難區」的每一個閘口。記者的車跟着伏見夫婦來到大熊町「歸還困難區」外的其中一個閘口,職員隨即檢查我們的通行證,以及車上的人數,離開時亦要通過同樣的檢查。核對過後,閘門緩緩打開。

 

記者進入了歸還困難區一段時間,看到數之不盡的黑色膠袋,包住受輻射污染的泥土,還有一間間被海嘯沖毀的房子。建在海邊岸上的養魚場,屋頂及石屎都破掉,有鋼筋的牆身向外爆開,看得出當時巨浪沖破的威力。

 

「你們要拍下來,下次再來可能就沒有了。」帶我們參觀的伏見太太提醒說,這些頹垣敗瓦將有一天會被清理,希望有人可以把這些景象紀錄下來。

 

你可能也想看:福島130萬噸核廢水8/24排放!秋刀魚場將首當其衝..對台灣有什麼影響?漁獲食安把關措施是什麼?

 

雙葉醫院緊急撤離雜物仍在

 

區內的雙葉醫院,當年醫護被迫緊急撤離,有部份病人未能及時送走,21名病人最終被送往其他醫院期間或之後死亡。

 

醫院的門口仍遺下不少輪椅和鞋,時間就似停留在12年前。這裏儼然是一個廢墟。

 

 

環境輻射約香港、東京37倍

 

每個進入歸還困難區的人,都會獲發這一部輻射計,上面會有讀數顯示累積輻射量,職員說輻射計不可和手機放太近,至少要有20厘米的距離。職員給我們的輻射計,用來計算累積輻射量,而記者在香港買的,可以測試即時輻射量,設定了超過3微希沃特就有提示,在區內的數值更一度超過5微希沃特。

 

區內的水產振興公社遺址,距離核電廠只有大約1.3公里,是記者可以去到最接近核電廠的距離。公社門前的官方讀數是3.754微希沃特,伏見明義說之前見過讀數達15微希沃特。

 

這些數值到底是概念?在香港和東京的數值大約是0.1微希沃特,福島的解封的地區,數值就介乎約0.1至1.5微希沃特。

 

根據香港衞生署的資料,突然受到超過100萬微希沃特的輻照,才會引致急性輻射傷害,所以短暫停留不會引起即時健康問題。

 

檢查車輪鞋底 防帶走高輻射泥土

 

記者離開歸還困難區後,職員馬上拿出輻射計檢查車輪和鞋底,以防帶了輻射高的泥土出去。在歸還困難區逗留了大約兩小時,累積的輻射量是2.4微希沃特。

 

全球每人每年平均接收的輻射量是3000微希,而香港搭飛機到東京,單程接觸到的輻射量大約8微希,比在歸還困難區內接觸到的更高。

 

 

解封區災害公營住宅 僅千人入住

 

帶我們進入歸還困難區的,是在大熊町土生土長,73歲的伏見明義。他現時住在大熊町的災害公營住宅,是2019年大熊町部份地區解封時,政府興建供災民住的房屋。現時整個町大約只住了1000人。

 

「我還以為地震會慢慢變弱,誰知愈搖愈厲害,那是我在想我家會不會倒。」伏見明義還記得地震一刻的情境,當時單身的伏見,帶着愛犬Chappy去避難,不料災後不夠半年,Chappy就因病去世,「很寂寞,牠是一隻很棒的狗,我們總是在一起。」

 

伏見後來開始餵流浪貓,現在養了五隻,他在避難時認識了現在的太太。他原來的家在災前建好後,只住過三個月,去年才剛剛解封,他和太太正準備搬回去,過新生活。「就只有裂紋,沒有其他損壞,雖然牆壁有裂紋,完全沒有壞掉。」他邊展示裂紋邊說。

 

不過當年的鄰居沒有回來,不少搬到東京,已無聯絡。鄰居的房子曾遭小偷闖入,玻璃被打破。

 

無計可施只能排水 「我沒有特別恨東電」

 

對於核廢水,他覺得不斷積存都不是辦法,無計可施下只能排水,「我沒有特別憎恨東電。雖然他們有帶來好處,也有帶來壞的地方。我認為要排水也沒辦法。也沒辦法了吧?我不知何為何儲存了這麼多,在積存前就排出不就好了嗎?」

 

日本政府在災後,對整個雙葉町發出了避難指示,部份地區到2022年8月才解禁,允許居民回家。

 

採訪當日,是雙葉町第一間重開的便利店開張第三日,店內的一個角落,專門售賣福島縣的農產品,在其他地方的便利店較少見。

 

店長渡邊先生說,現時雙葉町只有約80名居民,「我們收到了希望開設便利店的聲音,努力了三年才完成。」對他來說,要復興先要有人,「回來的人不增加的話,的確會令情況變得麻煩,但雙葉町也是我的故鄉,我希望這個地方可以復興,國家也希望推動『福島創新海岸構想』。」

 

對於排水,他覺得是唯一的辦法,「這是一定要跨過的難關,今後也必須一直這樣做,我想這個大家都明白,總要有人做的話,福島也要負起責任處理。發生了事故,其他人將福島當成骯髒的地方,但我沒有辦法離開。」

 

照片來源:東日本大震災‧原子力災害傳承館

 

原子力災害傳承館 傳授核災知識

 

便利店位處海邊,附近一帶當年受到海嘯侵襲,被夷為平地,現時仍在建設之中。便利店旁邊有一棟2020年才建成的「東日本大震災・原子力災害傳承館」,展館向大眾傳遞自然災害和核災的知識,亦展示了311災後,日本媒體拍攝到的照片,和一輛被海嘯打到變形的消防車。

 

其實除了雙葉町這個展館,福島、宮城、岩手和青森縣的多個沿岸城市,都設立了近100個展館、紀念碑等震災傳承設施,足見當地相當重視311帶來的影響。

 

火車站旁荒涼如死城 消防局時鐘停留在地震一刻

 

距離便利店3分鐘車程的日本鐵路JR雙葉站一帶,理應是最熱鬧的地方,但現時像個死城,變形了的消防局鐵閘未有拆除,外面的時鐘仍停留在發生地震的一刻。

 

對面的油站亦如同廢墟,兩枝油槍仍懸掛在半空,連災後噴上的塗鴉,也是與311地震有關。在雙葉町要見到路人也不太易,復興仍只是起步階段。

 

震災過後,有人從外縣來到福島,尋找新的機會;有人即使要和家人分離,亦隻身回到自己所愛的故鄉;但亦有人因種種因素,再也無法回到心心念念的家。

 

※本文授權自香港01,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01福島直擊・二次傷害|漁民反排水憂生計再清零 米農稱無影響

01福島直擊・二次傷害|福島大學教授斥排水違承諾 推倒復興成果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