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2024最新】「碳匯」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倉庫!一文看懂綠碳、藍碳、黃碳是什麼?

【2024最新】「碳匯」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倉庫!一文看懂綠碳、藍碳、黃碳是什麼?
撰文: 朱姵慈 整理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3-08-16

為呼應全球淨零趨勢,蔡英文總統於 2021 年世界地球日上宣示 2050 淨零轉型為我國重要政策目標,國發展會亦於 2022 年 3 月 30 日公布我國「2050 淨零排放路徑」,透過推動「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及「社會轉型」四大轉型策略,並延伸 12 項關鍵戰略,逐步實現 2050淨零排放永續社會。

其中,「自然碳匯」為 12 項關鍵戰略中第 9 項關鍵戰略,本文以《臺灣 2050 淨零轉型 「自然碳匯」 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依據,帶讀者理解什麼是碳匯,以及其中的綠碳、藍碳和黃碳。

碳匯(carbon sink)

 

泛指自然環境中可固定及吸儲二氧化碳的載體,自然界生態系統十分多元,常見自然碳匯碳庫如森林、草原、濕地、沿海和海洋生態系統(如紅樹林、 海草床、鹽沼等),甚至城市綠地,包括種植園和農業農場在內的管理土地,都可為碳匯並可吸收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 將碳固定於海洋、土壤與生物體中。

 

各種碳匯儲存或固定碳 的能力都不相同,普遍認為海洋、土壤與森林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碳匯潛力領域,這三大潛力領域均可有效捕捉大氣中二氧化碳,並將碳儲存或固定住,其負碳能力於減緩氣候變遷扮演重要角色。 

 

 

森林碳匯=綠碳(Green Carbon)

 

指森林從大氣層吸收二氧化碳並將其儲存在不同的儲存庫(碳庫),包括樹木、根系、灌木叢、枯落物和土壤,另收穫的木材製成各種產品(如家具、 藝品等),也可將碳持續固定住。

 

目前全球森林每年吸收 26 億噸二氧化碳,而我國森林 總面積為 219.7 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 60.7%,每年我國森林約可移除近 2,190 萬公噸二氧化碳,除透過增加森林面積、加強森林管理及提高國產材利用等策略,結合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概念, 融合自然為本的治水思維,透過加強河岸裸露地植樹,推動造林綠化面積,積極增加更多森林碳匯,以期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土壤碳匯=黃碳(Yellow Carbon)

 

陸域系統上最大的自然碳匯潛力場域,地球中的土壤每年約可吸收人類排放物的四分之 一,其中大部分儲存於泥炭地或永久凍土等土壤中。

 

因植物行光合作用所吸收之二氧化碳,只有 42%的碳儲存於植物體地上部,剩餘則由植物體地下根莖及土壤有機質等約含 5 成以上的碳所組成,當土壤有機質進一步分解形成腐植質則需要數百年的時間,過程可固定、封存或儲存相當龐大的碳匯量,土壤碳匯角色至關重要。

 

現行已知可透過栽培模式調整及技術應用、選育推廣具負碳功能之作物品種、開發土壤生物資源物、強化土壤管理措施等方式增加土壤碳匯,例如:推動低耕犁模式、草生栽培、 有機友善栽培等,有效將碳保存於土壤中,以增加土壤碳匯量。

 

目前我國農業部門已完成國際農業方法學盤點,刻正因應國內基礎資料建立,進行部分方法學調整為國內抵換專案方法學,持續推廣使用生物性資源物(有機質肥料、微生物肥料等),並盤點國內外有效土壤管理及作物技術,供後續土壤碳匯工作推動用。

 

 

海洋碳匯=藍碳(Blue Carbon)

 

指海洋及沿岸生態系吸收二氧化碳場域,其為極具潛力碳庫之一,尤其是沿海棲地等初級生產力較高的區域,例如鹽沼(Salt marshes)、紅樹林 (Mangroves)及海草床(Seagress beds)等,藉由海洋當中植物體進行碳吸存,可穩定減緩與調節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

 

近年國際高度重視海洋碳匯對減緩氣候變遷重要性,強化海洋碳匯基礎研究,由於我國海洋碳匯量及棲地分佈區域基礎資料建立較晚,相關數據亦較陸地之森林碳匯少,且目前測量和監測碳儲量模式主要針對陸域生態系統,缺乏沿岸植被生態系儲碳之相關研究、 量測與計量評估、增匯潛力估算及碳匯量認驗證方法等。

 

為了解海洋環境系統吸存二氧化碳現況,農業部將積極建立海洋及濕地環境系統(例如海草床)碳匯量測方法與本土海洋碳匯係數,並建構我國海洋碳匯基線資料,另應用海草復育技術, 推動海洋增匯工作。

 

此外,由於海岸人為開發案多,適宜栽植海洋碳匯生物面積有限,且海岸(含海洋保護區等)區域的主管機關複雜, 包括農業部、內政部、海洋委員會及各地方政府等,而現有藍碳生態系位於自然海岸、國家公園、重要濕地、 保護區等不同區位,就主管機關權管,以及如何委由民間團體復育的機制尚待建立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