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新加坡碳費每噸高達 500 元,台灣起徵 300 元算貴嗎?2024年台灣碳費應該收多少才合理?

新加坡碳費每噸高達 500 元,台灣起徵 300 元算貴嗎?2024年台灣碳費應該收多少才合理?
撰文: InfoLink Consulting/趙瑀嫻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3-04-06

2023 年 1 月氣候變遷因應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預計最快將於 2024 年開徵碳費,正式啟動碳定價機制。提到碳費,這邊必須先釐清一下其與碳稅的差別。以台灣的行政體系而言,碳「稅」視為一般稅收,將可能用於外交或治安等用途;而碳「費」則屬於特別公課,款項必須用在與氣候變遷相關之減量與調節活動,意即必須專款專用。

實務上,無論是碳費或碳稅,兩者皆是根據企業排多少碳,就收多少錢,僅在法律名詞上有所差異。回歸正題,綜觀全球的碳定價趨勢,即將上路的台灣碳費,究竟應該定價多少才能讓企業在維持競爭力與可負擔範圍間取得平衡?

台灣碳費價格與鄰近國家碳定價之差異

 

根據環保署之研擬,初始價格非常有可能訂為每公噸新台幣 300 元(約為 10 美元)或更高。消息一出,支持及反對的聲浪此起彼落。支持者認為,與國際接軌勢在必行,太低的碳定價對台灣反而有負面影響;反對者則認為,此價格已超過企業的可負擔範圍。對此,不妨參照鄰近國家的碳定價實施進程與定價區間(下表)。

 

你可能也想看:圖解》深度減碳是什麼?台灣碳稅、碳費怎麼收、怎麼用? 碳定價機制一次看

 

 

 

也許大家會認為,周遭國家的初始價格都不高,大約落在每噸 100 至 200 元而已,所以台灣應該也可以從這樣的價格起徵。實則不然,台灣的碳定價制度已屬於發展較晚者,觀察上表後會發現其他國家的碳價在2024年時多將落在每噸新台幣 200 至 300 元,新加坡甚至會高達每噸 500 元。因此,環保署制訂以 300 元的價格起徵,其實並不高,完全符合鄰近國家的發展態勢。若採取更積極的價格,仿效新加坡的每噸新台幣 500 元也是一個好路徑,未來企業所要面臨的漲幅也會相對較小一些。
 

全球碳稅價格趨勢:亞洲以外的地區

 

台灣之所以積極訂立碳費相關規則,無非是希望未來能夠與國際接軌。以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為例,在出口國已繳納過的碳稅可以在進口時進行抵免[1]。這時,其他國家的碳稅價格就顯得尤為重要。若台灣與其他國家的定價落差大,那這些錢終究是會落入他處。因此,接下來我們將檢視全球的的碳稅價格目前落在什麼區間,詳見下圖一[2]。

 

你可能也想看:名詞解釋入門課》台達電、微軟都在做!內部碳定價是什麼?碳費應該訂多少?

 

圖一、全球(亞洲地區以外)2022 年碳稅價格分佈[3]

 

透過上圖可發現,台灣與其他鄰近亞洲國家的碳稅稅率(或碳費)屬於全球後段班,平均每噸僅約 10 美元,然而許多國家的稅率已高達每噸 100 美元以上。不僅如此,此稅率還有持續上升的趨勢,例如瑞士的稅率便從 2021 年的每噸 101 美元上升至 2022 年的每噸 130 美元。

 

這主要是因為,瑞士的稅率是由自動調整機制所觸發,只要未達到法律中的溫室氣體目標,該機制就會調高利率。除了自動調整機制,也有部分國家是透過政策目標設定漲幅,例如南非政府宣布 2026 年的稅率將從現今的每噸10美元提升至 20 美元,2030 年時提升至 30 美元。
 

碳費對企業的影響與因應

 

以目前極有可能的每公噸新台幣 300 元而言,若台灣要在 2030 年趕上全球平均水準,或達到世界銀行所建議的價格,企業將會面臨每年 20% 到 30% 的碳費升幅。InfoLink 團隊認為,企業在進行未來佈局時,尤其是長期的投資或建廠等,應把碳成本也列入總成本考量,例如透過企業內部碳定價,根據己身情形擬定一個價格,會更有助於企業進行各項活動時的評估及風險壓力測試。

 

碳費的徵收勢在必行,其調整的趨勢也是必然,即使初始價格降低,未來企業仍會面臨較大的調幅。因此,企業應該做的是積極減碳,像是使用再生能源等,減少排放量才是降低碳成本最實際的作法。

 

--------------------------------------

[1] 需為歐盟委員會所承認之制度。


[2]此處僅列出採取碳稅制度的國家,由於碳交易體系眾多且部分有跨國實施,故未納入碳交易的價格避免混淆。


[3]部分國家會對不同燃料或產業採取不同稅率,此圖以該國最高稅率呈現。


數據來源:各國交易所、World Bank

 

※本文授權自InfoLink Consulting,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