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部統計,全台登記的中小企業有154萬家,其中受供應鏈或外銷歐盟要求,必須做碳盤查的約19萬家企業,涵蓋電子、運輸等行業。面對減碳,許多企業陷入「碳焦慮」,成立32年的線材製造廠新呈工業總經理陳泳睿坦言,「在碳盤查上,有很多設備、細節需要花精神去了解怎麼算;但中小企業在設備、廠房相對單純,沒有像大企業來得複雜。」
考量到國內中小型製造業排碳來源以電力為主,相對單純,經濟部工業局開發「碳盤查計算機」協助企業計算碳排量,經濟部標檢局也簡化綠電採購流程,降低減碳門檻。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提醒,「 中小企業應該轉變心態,辨識潛在客戶的需求。 」不是只有蘋果供應鏈才會被要求減碳,像是跨國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設定2039年所有產品實現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將人為製造的溫室氣體,達到移除與總產出量互相抵銷),塑膠製品將面臨低碳化要求;丹麥離岸風電龍頭沃旭能源(Orsted)也承諾2040年達到淨零,顯示企業若想打入離岸風電供應鏈,必須降低產品的碳足跡。為維持供應鏈競爭力,任何公司都須儘早做減碳準備。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