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懶人包》COP27是什麼?聯合國氣候峰會5大看點、對台影響一次看懂

懶人包》COP27是什麼?聯合國氣候峰會5大看點、對台影響一次看懂
撰文: 願景工程記者蘇彥誠/台北報導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2-11-07

淨零碳排是全球共識,需要跨國、跨域的合作。願景工程基金會長期關注氣候議題,發揮SDG17多元夥伴關係的理念,與聯合報合組五人採訪團隊前往COP27,更得到跨媒體的支持,TVBS及今周刊都成為我們的氣候倡議夥伴,一起為更美好的地球努力。

一、COP27是什麼?攸關人類存亡的聯合國氣候峰會

 

COP,全名為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是指締約方大會。「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則是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的締約方大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氣候峰會之一。

 

COP每年召開一次,是《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的最高決策會議,由197個締約國討論如何共同應對氣候變遷。每年由不同政府主辦COP,第一屆COP於1995年在德國柏林舉行,而去年COP26由英國主辦、義大利協辦,於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

 

今年COP27主辦國為埃及,日期為2022年11月6日至18日,於埃及夏姆錫克(Sharm El Sheikh)舉行。主辦單位表示,目前已有超過35,000人報名參加COP27,參加會議者包含各國元首、談判代表、公民團體、企業領袖等。

 

本次氣候峰會主辦地點「夏姆錫克」位於紅海沿岸、埃及西奈半島南端,擁有獨特的珊瑚礁群、海洋生態系,正因氣候變遷而面臨威脅;在此舉辦氣候峰會,可迫使與會者目睹埃及最迫切的環境危機之一。

 

COP決議對全球氣候政策發揮重大影響力,例如1997年於日本京都舉辦的COP3,最後通過《京都議定書》,針對溫室氣體定出具體減量目標;2015年於法國巴黎舉辦的COP21,各國簽署《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最重要的目標是在本世紀末前,致力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內,至少在攝氏2度內。

 

「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共同實施)是COP27的標語。而COP27的主題標籤(hashtag)是「#Just_And_Ambitious」,表明了「氣候正義」將成為本屆會議焦點。

 

COP27被許多國際環境團體稱為「African COP」(非洲COP),因為本屆由非洲國家埃及主辦,期望讓非洲國家正面臨的氣候危機成為討論重點。非洲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歷史碳排量低,如今卻是面臨氣候危機的前線,因此提出「氣候正義」的訴求。

 

COP會場分為「藍區」、「綠區」。藍區由聯合國管理,主持正式的締約國談判,進入會場的與會者必須取得聯合國同意,包含締約國代表、觀察員國、觀察員組織、媒體與其他氣候代表等。綠區則由主辦國埃及政府管理,將成為來自埃及、非洲和世界各地青年團體、公民社會、學術界、藝術家和企業舉辦各式活動的空間。

 

本次COP27的四大目標設定如下:

 

減緩(Mitigation):促使各國履行承諾,實現巴黎協定目標,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2度內,並努力維持在1.5度內。

 

調適(Adaptation):熱浪、野火等極端氣候事件加劇,為了減少衝擊,各國必須擬定事前預防、及時因應的調適策略。

 

融資(Finance):讓非洲、小島國家等發展中國家擁有充足資金,以進行氣候變遷減緩、調適工作。

 

合作(Collaboration):確保所有利害關係人充分參與,特別是脆弱族群、易受氣候變遷影響的非洲國家,並將COP26成果化為行動、開始實施。

 

 

二、COP27五大看點:俄烏戰爭、中美關係成氣候談判變數


1. 「能源危機」打亂歐洲減碳計畫

 

去年COP26各國首次達成「削減燃煤」共識,今年俄烏戰爭爆發造成歐洲能源危機,讓減煤計畫生變數。

 

由於歐盟對俄羅斯發動經濟制裁,俄羅斯便以「斷供天然氣」反擊,造成德國等歐洲國家出現能源短缺。能源危機迫使歐盟多國推動節電措施、提高能源效率;但德國有55%天然氣自俄羅斯進口,短期內難以擺脫化石燃料,只好宣布重啟燃煤電廠,成為德國2030年淘汰燃煤的阻礙。

 

2. 裴洛西訪台後,中美關係惡化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八月訪台後,中國外交部宣布對美採取反制措施,包含暫停中美間的氣候變遷商談。中國、美國是碳排最高的兩國,占世界約四成,是全球能否順利對抗氣候變遷的關鍵要角。

 

去年兩國在COP26上,出乎意料共同發表聯合宣言(中美關於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承諾針對氣候變遷採取多項行動與合作;如今中美關係惡化,讓今年COP27增添變數。

 

3. 各國減碳目標野心不足,今年須再次繳交

 

去年COP26上,各國繳交「國家自定貢獻」(NDC),訂出2030年減碳目標,統計後卻發現各國野心不足。國際智庫推估,就算各國順利達標,也將導致全球升溫2.4°C,不符合巴黎協定設下的1.5°C目標。因此,今年各國須調整NDC,在COP27召開前重新繳交更有野心的2030年減碳目標。

 

4. 開發中國家呼籲兌現「氣候融資」

 

2009年在COP15上,已開發國家曾承諾每年提供一千億美元資金,協助開發中國家應對氣候變遷,至今仍未兌現。由於開發中國家的歷史碳排責任小,卻必須花費大筆支出面對極端氣候,因此要求富國提供氣候融資。

 

COP27主辦國埃及表示,提供開發中國家足夠的氣候融資,將成為今年峰會的重要議題,有望兌現每年一千億美元的歷史性承諾。

 

5. 極端氣候加劇,「損失與損害」成熱門話題

 

今年熱浪、洪水及旱災等極端氣候事件頻傳,非洲、小島國因地理條件受極端氣候影響嚴重,再加上缺乏基礎建設,損失慘重。公民團體對於COP27應優先討論「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的聲浪日漸增加,籲排碳大國籌措損失與損害基金。已開發國家因面臨賠償責任,對此抱持謹慎態度,美國、歐盟去年COP26上便表態拒絕。

 

今年主辦國埃及政府正努力將「損失與損害」排入本屆優先議題,期望因氣候災難而經歷嚴重經濟損失的國家,能夠獲得合理賠償與融資協助。

 

此外,丹麥政府日前已承諾投入一億克朗(約新台幣4.2億元)至損失與損害基金,資助開發中國家應對氣候災難。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Guterres也於九月聯合國大會上,呼籲各國重視損失與損害議題。

 

三、人均碳排全球第19名!COP27對台灣的5大影響


1. 人均碳排第19高,台灣有減碳責任

 

台灣非聯合國會員,也不是COP的締約國,但是在氣候外交、供應鏈要求等壓力下,仍應積極減碳,跟上國際間淨零排放的趨勢。據國際能源總署2021年數據,每位台灣人平均年排碳10.77噸,排名世界第19名,比新加坡、中國還高。

 

台灣必須加速淨零轉型的步調,擺脫火力為主的發電結構,尤其是高碳排、高汙染的燃煤電廠。此外,產業也必須轉型,降低產品及服務的碳排量,提供民眾更低碳的消費選擇。

 

2. 極端氣候有感,台灣今夏高溫近40℃

 

今年夏天熱浪侵襲多國,台灣也出現將近40℃的高溫。極端氣候事件在世界各地上演,冰山消融、海平面上升也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危機,台灣不可能置身事外。

 

面對氣候變遷,台灣除了加入各國減少溫室氣體的行列,將地球升溫控制在巴黎協定設下的1.5℃範圍內,也必須有更嚴謹的防災、氣候調適策略,才能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損害。

 

3. 政府今年公布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

 

去年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首度宣示台灣加入國際「2050年淨零排放」的行列。今年三月,行政院國發會公布台灣淨零排放路徑圖。政府如何推動淨零轉型,帶領台灣成功達標,有待未來28年努力,也還需要提出短、中期的具體轉型計畫。

 

台灣必須持續關注COP27的國際協定,並且參考各國提出的減碳目標、轉型路徑,才能以符合國際趨勢的步調,逐步達成淨零。

 

4. 歐盟碳關稅將上路,衝擊高碳排產業

 

「排碳者付費」已成各國共識,許多國家設有碳稅、碳交易機制,台灣卻遲遲未上路。歐盟已宣布2027年將徵收碳關稅(全名:碳邊境調整機制),美國、日本、韓國也正研擬中,未來將針對沒繳交「碳價」的進口商品收費。

 

目前環保署規畫2024年推動碳費機制,但是價格未定。去年COP26各國拍板《巴黎協定》第六條,確立國際間的碳市場機制;COP27針對國際碳市場的討論,仍攸關台灣未來的碳定價機制能否接軌國際。

 

5. 供應鏈要求用綠電,台灣能源轉型要加快

 

今年三月,行政院國發會公布「台灣2050淨零路徑圖」,提到在2050年我國再生能源的占比增加為60到70%。記者蔡宗儒/攝影

 

跨國品牌開始要求供應商100%使用綠電,因此台灣大企業、中小企業都開始採購綠電。政府已規畫2050年綠電占60%以上,但截至今年6月,綠電占比僅8%。如何加速綠電發展,並同時解決光電、風電的間歇性問題,避免停電成日常,是台灣政府未來必須面對的難題。

 

許多國家也正進行能源轉型,台灣須關注COP27有關能源的國際協定,並且掌握國際能源技術的最新發展。

 

願景工程基金會與聯合報繼去年前往英國格拉斯哥COP26現場,今年也將組成五人採訪團,前往埃及夏姆錫克(Sharm El Sheikh)參加COP27,帶回峰會現場的即時報導。

 

系列報導將於11月6日開始,於「前進COP27」專題網頁、聯合報推出,氣候倡議夥伴TVBS及今周刊合作刊載。除了採訪團直擊,我們也將邀請學者專家撰稿,提供更全面的峰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