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台灣人超愛手搖飲,一年消耗22億個飲料杯!看看國外共享杯如何變流行,能省下超過200萬個塑膠杯

台灣人超愛手搖飲,一年消耗22億個飲料杯!看看國外共享杯如何變流行,能省下超過200萬個塑膠杯
撰文: 低碳生活部落格/李昱德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2-10-18

台灣是手搖杯的天堂,不過也因為如此,台灣人一年就可以消耗掉22億個一次性飲料杯,如果沒有經過妥善的回收,最後都會成為可觀的塑膠垃圾,於是共享杯成了可行的解決方案之一。在國外,是如何推動共享杯的消費文化,讓喝飲料也能很環保呢?

自2018年台灣宣布擴大限制一次性塑膠製品,至今已4年,隨著台北市將在今年12月全面禁用一次性飲料杯,已推行一段時間的「共享飲料杯」似乎就成了環保與方便並存的好選擇。然而事實上,因為消費者的習慣、對衛生的疑慮,與台灣手搖飲料種類乃自飲料杯的多元性,都替推行添增難度。

 

那國外又是怎麼做的呢?

 

只要歸還到黃色的箱子,Cupclub就會協助清理並交還給店家 圖片來源:Cupclub臉書頁面

 

運送、清洗一條龍 英Cupclub共享咖啡杯大成功

 

英國品牌Qureshi於2019年發起了Cupclub共享咖啡杯計畫,針對咖啡店設計了與一次性外帶杯容量相近,且可以重複使用的共享咖啡杯。消費者只需跟平常一樣在咖啡店購買咖啡,喝完後再放到指定地點歸還即可。

 

Cupclub會派人到各個點回收,並統一進行清洗後,再次將杯子送到咖啡店繼續使用,平均一個杯子可以重複使用132次。

 

Cupclub的杯子發想,是針對使用「塑膠淋膜」防水的紙杯,這種薄薄的塑膠防水層因為材質複雜而不易處理,跟可以回收的紙合而為一後,反而變成處理成本過高、使用後只能直接棄置的一次性垃圾,比純粹的塑膠杯更為麻煩,也因此Cupclub的杯子使用單一材質、可回收的低密度聚丙烯,並在內部植入「RFID標籤晶片」,透過APP即可找到歸還點,可說是十分方便。

 

歷經4年的時間,現已改名為CLUBZERØ的Cupclub藉由與餐飲業、學校及一般辦公室合作,成功將其業務拓展至歐陸和北美州,目前已有超過3000名客戶使用其服務,並成功省下220萬個以上的塑膠杯。

 

RECUP的杯子有三種尺寸,可以滿足外帶的各種需求  圖片來源:RECUP官網

 

全歐洲最大的共享杯計畫 RECUP合作夥伴翻500倍

 

在德國,類似的計畫方興未艾。2016年啟動的新創公司RECUP從只有16個合作夥伴,成長為擁有超過8000個合作夥伴、全歐洲最大的共享杯計畫,每天替數以萬計的消費者服務。甚至啟發了共享便當盒計畫REBOWL,持續擴大共享容器的營運規模。

 

特殊設計的RECUP共享杯有三種容量,足以滿足外帶的各種需求,雖然團隊並不像Cupclub一樣會幫你運送、清洗,不過購買咖啡後,仍可以在有合作的異地店家歸還杯子,除此之外,店家還能購入可再利用的杯蓋,讓擔心飲料灑出來的消費者更安心。

 

根據統計,在RECUP杯子壞掉之前,最多可以使用1000次,店家雖然需要支付每個月25歐元至45歐元之間的租金,但只要一天賣出12杯用RECUP盛裝的飲料就可以回本。

 

而消費者每次使用杯子需要支付1歐元的押金,歸還杯子時就可以獲得退款,只多了歸還杯子的步驟,不須增加經濟負擔,即可輕鬆做環保。

 

台灣手搖飲多元,共享杯還需更多規劃

 

台灣這幾年除了中央、地方政府的推行外,也有地區性、小規模的共享杯計畫,像是台南正興商圈的「正興杯」,以及台大學生發起的租借環保杯服務uCup等。

 

然而,打算在今年底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杯的台北市,2021年10月開辦的「循環杯」計畫,每月平均使用次數卻只有1959次,與高達258萬的預算相比,看起來似乎有點遜色。

 

雖然國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不過台灣手搖飲文化料盛行,一次性飲料杯的使用性質比國外更複雜,加上商家眾多、競爭激烈,有時候杯子也是產品展示的一部分,而有自行設計的杯具。

 

種種原因導致難以使用統一性的飲料杯,這些都是政策外,推行共享飲料杯需要克服的問題。

 

不過國外與商家合作的模式仍是值得肯定的發展方向,未來如有提供更多種類、能兼顧店家需求的共享杯,或許在推行上店家就會有更多的意願,在減塑上,台灣仍需經過更多規劃,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全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共同企劃:環境資訊中心,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