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台積電、特斯拉生產線都攻下!高工學歷黑手老闆做減速機,如何搶下全球市占1成,翻身台灣隱形冠軍?

台積電、特斯拉生產線都攻下!高工學歷黑手老闆做減速機,如何搶下全球市占1成,翻身台灣隱形冠軍?
撰文: 黃阡阡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攝影/ 陳睿緯 日期:2022-06-01

世界級傳動元件大廠台灣精銳,今年5月轉上市。這家隱身中科的隱形冠軍,幾乎年年賺上一個股本,卻鮮少人知道,它當年轉型挺過兩場存亡挑戰,靠著MIT自有品牌,成功打進世界盃。

一個高工畢業的台灣黑手老闆,竟敲開德、日幾乎壟斷的精密機械關鍵零組件市場,搶下全球一成市占,並攻入台積電、特斯拉等國內外指標企業的生產線!

 

「當初,我們只是一家來自台灣、大家都不知道的公司,但靠著自有品牌跟歐美先進國家搶份額,行銷到全世界。」台灣精銳董事長張重興,指著辦公室外的展示牆,陳列著大小、規格不一的行星式減速機,語帶自信地說,「機械手臂裡的關鍵零組件,就是台灣精銳現在做的減速機,從自動化設備、半導體、醫療設備到國防工業,什麼產業都會用到它。」

 

很難想像,過去減速機都掌握在德國龍頭威騰斯坦(Wittenstein)、日本新寶(Shimpo)等國際大廠手中,如今台灣精銳不僅靠著自有品牌打天下,每年在中部科學園區製造的減速機,出貨到全球市場超過四十五萬顆,搶下全球市占約一成的份額,更靠著整體毛利率站穩3成以上,近年每年都賺上一個資本額。

 

不只如此,這家台灣精密機械新面孔的股價也相對抗跌,5月初轉上市至今,每股都站穩兩百元以上。

 

「台灣有很多像我這樣的人(隱形冠軍),最後看到成功的都是鳳毛麟角,我也不是一帆風順,只是因為沒有倒,所以繼續拚。」一手創辦台灣精銳的張重興,卻是出了名的低調,幾乎不出席公開活動、也少有照片曝光的他,近期在公司轉上市後,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

 

張重興

(攝影/陳睿緯)

 

轉型挑戰》

花6億研發  與德日商較長短

 

畢業於宜蘭農工職校機工科的張重興,踏入這一行是歪打正著。

 

35年前,他25歲時就拿著客戶7、80萬元的訂金,在新北市三重、蘆洲一帶白手起家,成為國內最早一批投入機械手臂領域的創業家。如同台灣其他中小企業,隨著訂單成長,擴廠搬遷,「大概連續7、8年,我幾乎一年搬一座廠,直到營業額約達一到兩億元的時候,決定在中部科學園區落腳。」

 

搬到台中看似風光,台灣精銳的機械手臂也握有穩定成長的訂單,但卻飽受關鍵零組件交期不定之苦。

 

「交期長就算了,問題是不確定!」回想起草創的頭幾年,張重興坦言,當年減速機就是賣方市場,全世界沒幾家廠商能做。因此,當時台廠只能向德商訂貨,但礙於台廠規模小,難與國際大企業搶單,以致德商交期不定,從4個月到半年都有。「時間到了,對方沒有如期交貨,也不會事先告訴我,我們只能等。」

 

這讓30多歲的少年董張重興,早早在心中埋下一個轉型大計,決心要翻轉這個由德、日把持的減速機市場。

 

但要跨入減速機市場的難度很高。首先,減速機是高技術門檻的精密產業,除了團隊要具備研發能量,且減速機生產設備每台動輒5、6百萬元,少數的齒輪設備還得從德國、瑞士引進,資本支出高。

 

張重興掂量自己的口袋深度,直到2007年左右,當時營收規模約達6億元時,台灣精銳才開始大膽投資兩億元,計畫用3年的時間研發減速機。

 

沒想到,這個轉型的決定,也為他帶來兩次的存亡挑戰。原來,張重興依舊低估了減速機產業的門檻,無論在技術、設備上都無法克服,「最後我投了6億元搞了5年,連個影子都沒有,我每年虧損,該賣的都賣了,變現之後就繼續投資,不然怎麼辦?」

 

張重興從拆解外商產品開始研究,但目前齒輪加工的公差在3微米以下,當時在精準定位上始終無法達標。他找來專業技術人才與最好的加工設備,大舉資本支出後,最後一年靠著團隊克服,終於在生產過程中縮小誤差範圍,「土法煉鋼」做出品質與穩定性幾乎不輸德、日大廠的產品。

 

銷售挑戰》

不低價競爭  先解決交期痛點

 

「我就是死豬不怕滾水燙,賭上一切也要把減速機做起來。」張重興無法估算當時的負債,只說工廠、房子能抵押的,全部都被他拿去抵押。「抱著我終究是白手起家的心態,從零開始的,大不了回到零。果然在投資後的第6年,減速機的產品做出來了!」

 

但台灣精銳才剛挺過產品開發的存亡之戰,緊接著面對的是——當時MIT減速機,可說是乏人問津。

 

「當產品賣不出去時,我才在想台灣精銳的定位是什麼?」他不是沒想過用低價競爭,但減速機即使是關鍵零組件,占機械手臂的成本相當低,因此價差在整體設備來說,根本無需考量。客戶寧願選擇有品牌保障的德、日大廠,也不願意冒險與台灣廠商合作。「所以價錢不是客戶的重點,於是回到當初我為什麼要投入減速機?就是因為德、日商交期長又不穩定,打蛇打七寸就該打在這裡,我們要做到3天內出貨的目標。」

 

要解決交期的問題,張重興想到一個投資風險相當大的作法,就是大量備庫存,做到比同業更快出貨。於是,他鎖定了三款常見的減速機,在沒有訂單的情況下大量生產,為了後續能夠批量出貨,前後累積5、6億元的庫存

 

張重興不諱言,備庫存具有相當的風險,當然也怕賣不出去,但當時銷售碰壁的他,實在別無他法,沒想到這個大膽決策,成為他站穩國際市場的關鍵。

 

所幸,備庫存的策略很快奏效。張重興坦言,誰都不想成為白老鼠,剛開始台廠也不願意貿然換合作夥伴,但交期就是大家長年以來的痛點,只要交期時間到了,但德、日商的貨還沒來,台灣精銳就有打入市場的機會。

 

台灣精銳

台灣精銳的主力產品「行星式減速機」,是機械手臂中的關鍵零組件。(攝影/陳睿緯)

 

搶攻海外市場》

穩步墊高競爭力  拚市占3成

 

同樣靠著交期優勢與代理商配合,10多年來,台灣精銳逐步攻進海外市場,目前成功打進歐、美與中國市場,也在韓國拿下市占第一、日本市占第二的佳績。

 

「當時德國人就是小看我們了,我們做到3天內交貨的目標,導致他們交貨也縮短到兩至三周,目前我們還能做到24小時出貨。」張重興笑著說。

 

法人分析,根據國際研究報告,2020年全球精密行星式減速機的市場規模為7.5億美元(約台幣217億元),以此計算台灣精銳的全球市占率約1成,且交期遠低於德商同業,預估近幾年台灣精銳的全球市占率還能逐年提高。

 

「如果現在市占是1成,我相信能夠做到3成。我們沒有條件輸人家,我們只是美女長在山溝裡而已。」現年60歲的張重興,還保持當年的衝勁,策略上不以低價搶市,目前計畫7月與明年1月各調漲價格3%至4%,今年下半年毛利率有機會挑戰50%。

 

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祕書長陳文貞觀察,減速機在機械手臂中是重要的零組件,但長年下來都不是台灣的強項,包括研發、材料取得都不容易。台灣精銳確實是較早期就投入減速機開發的廠商,但近年也有不少台商開始投入減速機的開發,逐步雖有研發成果,但同樣會面臨市場接受度的挑戰。

 

事實上,目前國際上後起之秀急起直追,同樣做減速機的陸廠超過兩百家,台灣也有十多家廠商陸續投入。儘管已有先行優勢,張重興依舊戰戰兢兢,他還積極醞釀研發同屬機械手臂的關鍵零組件,朝水平式多角化的方向再墊高競爭力,預估最快明年底能夠看到初步成果。

 

「我們現在創造的成長是順勢而為,不是20幾歲創業的時候,是強求。」靠著敢大膽決策的眼光,成功掌握趨勢與技術,才讓這個只有高工學歷的黑手老闆,一步步率台灣精銳,在全球精密機械領域持續攻下更大版圖!

 

台灣精銳